“深入基层不放松,立根原在群众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是习总书记在梁家河七年知青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对新时代广大党员干部的要求,我们要把自己的理想信念与祖国的发展联系在一起,深入基层,立根群众,为决胜脱贫攻坚,为全面实现小康,注入自己的一份力量!
脱贫攻坚,要往“深”里走。贵州省有56个县其中就有48个国家级贫困县,80%以上的贫苦人口居住在山区,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弱、贫困程度深。要想脱贫成功,就必须深入基层,深入贫困户家中,详细了解家庭经济情况,分析贫困原因。只有做到对贫困户心中有数然后才能“对症下药”,做到精准识别,精准脱贫。
脱贫攻坚,要往“实”里走。脱不脱贫,谁说了算?百姓说了算。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容不得弄虚作假,必须要真心实意干实事。党员干部不仅要在强化担当、提高能力上见成效,更要在解决问题、推动工作上见成效。我犹记得在重阳节老年座谈会上,一位79高龄老爷爷说的一句话,他说“我想都没想过,我们村现在晚上跟白天一样亮。”太阳能路灯不仅照亮了村里回家的路,还照亮了我们广大群众脱贫致富的路。党员干部是为了追求政绩,满足一己私利,还是真心实意为老百姓谋福利、做好民生工程,老百姓看得比谁都透彻。可见,只有把自己摆进去,把责任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把事实摆出来,才能让百姓满意,才能答好脱贫攻坚这张时代新卷。
脱贫攻坚,要往“心”里走。我们不仅要对党的领导有信心,还要对打赢脱贫攻坚战有决心。从69年前建立人民共和国,到40年前改革开放大幕,再到迈进新时代,走进国际舞台中央。我们党总能对发展方位的准确判断,在时代的激流中开辟属于自己的道路。历史的种种都证实了党领导的正确性,服从党的领导是对我们党员干部基本要求。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对打赢脱贫攻坚战有决心。古人曰“行百里者半九十”,今人说“万事开头难,中间更难,结尾最难”这都警示,脱贫攻坚越到紧要关头越要坚定必胜的信念,越要有一鼓作气攻城拔寨的决心。我们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脱贫攻坚的号角早已吹响,作为新时代共产党员,我们更应该奔赴战线,深入“敌方”,做实事做好事,坚定信念,鼓足信心,在各个战区上洒满“青春热血”,为决胜脱贫攻坚战,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添砖加瓦。(杨枚冬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县报京乡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