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国家发改委基础司发布《关于新建川藏铁路雅安至林芝段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的主要内容》。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同意新建川藏铁路雅安至林芝段。11月8日,川藏铁路(雅安至林芝段)开工动员大会在北京和川藏铁路控制性工程色季拉山隧道、大渡河特大桥三地,以视频连线的方式同时进行。至此,这段筹备了多年的铁路终于开始真正的、确定的、完整的出现在中国铁路历史上,这是一段自筹备就能预见往后的宏伟重大历史意义的铁路,也是一项当之无愧被称为“史诗级铁路”的工程。
川藏铁路的规划由来已久,但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经良久考察,才在今年九月被正式批复动工。而川藏铁路的开工批准意味着中国将拥有一个世界之最的大工程以及功在当下,利在千秋的成就。可川藏铁路的建成是十分困难艰巨的,雅安至林芝段会经过“八起八伏”,山川与河流之间的地势落差也十分大,铁路沿线多是人烟稀少的地区,建造起来不可谓不艰难困苦,建成后的铁路维护更是需要慎之又慎。
即使修建川藏铁路是一件困难重重的任务,但是成功修建川藏铁路雅安至林芝段的坚定信念却是无数个中国铁路人一直坚持并为之努力奋斗的。它的意义不止在于这项工程本身的伟大,更在于它所承载的责任与使命。
川藏铁路的建设是现如今铁路行业建设的重中之重,不仅在于它的地理环境,还在于它的地理位置,东起四川成都,西至西藏拉萨,不仅连接了两个省的交通贸易,更是将西藏更大程度的拉近了与内地的距离。
国家下定决心要修建川藏铁路全线无疑是一项壮举,由地质专家多次实地考察,施工单位多种方案中最终敲定出一个可行方案,并由国家全项出资,“上不封顶”,预计十年工期,意味着国家对于川藏铁路的建成有着势在必行的信念与一往无前的精神。这种精神将会一直给予建设者力量,并且影响许许多多的人去为了一项必将造福后世的使命努力奋斗。那是一直不畏艰难,勇往无前,奋勇争先的铁路精神,是一种明知前路险阻却坚信自己能够成功的自信意气,是中华民族流传百世的流淌在身体里的骄傲与热血。
习近平强调,川藏铁路沿线地形地质和气候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修建难度之大世所罕见,要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把这一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完成好。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黄湘闽 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灵川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