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要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强军、人才强军、依法治军,加快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全面加强练兵备战,提高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战略能力,确保二〇二七年实现建军百年奋斗目标。
听党指挥,筑牢强军之魂。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撑,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决听党话、跟党走,坚决做到“三个绝对”,坚决履行新时代人民军队的使命任务。“金星闪耀在军旗上,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响遍大江南北军营的《听党指挥歌》,唱出的了人民子弟兵们共同的心声。眼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防和军队建设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机遇和挑战前所未有,只有在党的绝对领导下,才能把准航向、奋勇航行。
改革创新,夯实强军之基。世界没有一支军队的强大不经历改革的过程,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为秦国一统天下奠定了基础,近代英美德等国家的崛起也是依靠军事改革获得的强大力量。回首我们人民军队的发展史,也是一部改革创新史,从1927年的南昌起义,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再到新时代的人民军队,我们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小米加步枪”到逐步跻身于世界一流军队,改革创新的步伐从未停止。如今,面对强国兴军的时代重任,人民军队以何待之?毋庸置疑,坚持改革创新是最好的出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是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时代要求,是强军兴军的必由之路,也是决定军队未来的关键一招。放眼世界,我们要有更大的智慧和勇气把改革创新引向深入,才能更好地把握未来战争的主动权,实现国防和军队建设关键跨越。
练兵备战,蓄足强军之势。纵观古今中外军事斗争史,既有哀兵制胜之师,也不乏骄兵惨败之旅。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我们党和军队之所以能取得如今成就,能够成功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离不开“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底线思维。时刻练兵备战,才能牢牢守住底线,才能不辱使命,维护国家安全和全局稳定。全面加强练兵备战更是拓展深化军事斗争准备的现实需要,当今的国际形势并非一片太平,局部战争依旧不断。本世纪以来,伊拉克战争、中东地区冲突、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爆发的军事行为,都在警示着我们,战争离我们并不遥远。能战才能有和平,如果说新中国是打出来的,今天的和平环境也是打出来的,那么未来也必然如此。新时代我军要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就必须传承随时能打硬仗的血脉基因,加紧练就战胜强敌的真本领,为党和人民再立新功。(罗立翔 福建省尤溪县联合镇党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