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我国经济社会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逐渐复苏,复工复产取得显著成效。所谓“中国奇迹”的背后,是各地各部门坚决落实“六稳六保”工作、促进“国际国内双循环”的团结一心,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船一路乘风破浪。
加快完善现代产业,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此次疫情倒逼世界各国充分认识建立完善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性。我国率先全球有效控制病毒扩散,着力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保持国内经济在极端情况上正常运转,国庆长假经济消费的亮眼数据就是最好的证明。当前国际经济面临逆全球化趋势,国内外疫情形势仍然严峻,各国内顾倾向明显上升。我们要正确认识“国内大循环”战略,掌握国际动向的同时也要坚持扩大内需,优化招商引资环境,打造强有力的全球资源引力场。
强化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各方技术创新能力。中国之所以能仅用在三个月时间取得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决定性成果,得力于疫情早期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究其原因,数字化平台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日渐成为社会公共治理的得力助手。通过大数据网络追踪患者、密接者等重点人员的行踪动向,研判基层社区的防控现状,为各级政府决策参考提供重要数据支持。经历了此次“真枪实弹”的科技检验,我们也客观上发现在打造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线上平台的进程中仍然存在许多不足和缺陷。由此可见,数字化优化升级已经迫在眉睫,亟待政府、高校、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科技领域的研究发明、成果转化和市场应用。
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泱泱大国历经千年洗礼仍然屹立于世界之林,离不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砥砺着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朝着民族复兴努力奋斗。近日,第1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特别会议宣布,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将于2021在福州召开,这既是国际社会对我国疫情防控的肯定,更是对福建乃至全中国的文化发展工作的肯定。疫情居家期间,各类直播平台的兴起推动以直播、短视频等为代表的数字娱乐产品广受欢迎,文化产品数字远程传播成为重要传播方式。然而,在以互联网为依托的信息文化大潮中,如何甄选优质文化为群众提供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盛宴,如何抵制不良文化传播和商业资本过度干涉问题,应引起涉事单位的高度重视。
展望“十四五”,中国这艘东方巨轮即将扬帆起航。尽管当今面临全球化逆流,但我们有能力、有信心认为凭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和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的丰硕成果,定能激流勇进、破浪前行。( 福建省厦门市杏滨街道非公党建指导员 陈禄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