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强调:“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给我们的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指明了前行方向。更是嘱托我们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更加积极主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践,用心用情体验群众生活、体会群众感情、体味群众甘苦,切实做到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千方百计、快马加鞭,谋发展、造民福。
以铁胆之钢心,为民解难事。作为党员干部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情怀。立足当下,作为新时期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任何时候都要铭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要更坚定站稳人民立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始终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态度,把困扰群众的烦心事、琐碎事、疑难事,逐一分析、逐一研判、逐一破解,真正以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富民实绩获得群众的赞誉和拥戴。
以绣花之匠心,为民办实事。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忧、成群众之所盼是我们党员干部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和应尽的责任。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为之奋斗的目标;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就是我们奋斗的终极目标。期脱贫攻坚工作已然到了攻城拔寨、决战决胜的重要阶段。如何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如何高水平决战决胜全面小康?这就需要我们更加笃定的发扬“匠心精神”和下足“绣花功夫”。
以无我之丹心,为民做好事。习近平总书记的“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无不充分彰显出了“心中无私、心中有民”的博大胸怀。“无我”,就是要以全身心不惜一切的为党和国家的伟大事业贡献毕生精力乃至生命;就是要更加坚定践行“为人民做好事”的理想不动摇;就是要做到公而忘私、国而忘家,甘于奉献、忘我奋斗,善作善成、善始善终。始终坚持以“无我”之丹心做透“为民”之好事,始终与人民站在一起、融在一起,与人民一道同甘苦、共奋斗,共同加快齐奔小康的步伐,共同奋力把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行大道,利天下,民为本。不唯虚,而唯实;不唯空,而唯真。只有坚持把人民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不断厚植人民情怀、筑牢公仆意识,努力做到“钢心、匠心、丹心”心心相印,“难事、实事、好事”事事合办,保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需我有所为的奋斗姿态,真谋实做、砥砺前行,就一定能够推动我们的各项工作接续展现“百花齐放、春色满园”的新气象新局面。(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县报京乡人民政府 杨枚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