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在第七个国家扶贫日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对脱贫攻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务必保持攻坚态势,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提高思想认识,强化责任担当。打赢脱贫攻坚战,是“民心所向”,那也必然是“胜之所往”。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把脱贫攻坚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决意战胜这场无硝烟的战役。在短短七年时间便取得显著的成果,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打赢脱贫攻坚战,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人民的承诺,是实现人民幸福、国家强盛的重要渠道,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战。我们必须提高站位,充分认识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性,上下一心、共同努力、共同担当,积极兑现打赢脱贫攻坚战役的庄严承诺。
激发内生动力,消除懒惰思想。《左传》有言: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乏。自古以来,勤劳便是获得成功的必经之路。但仍有少数贫困人民存在精神懒惰、贪图享乐现象,直言“贫困帽子摘不得”。扶贫要扶智,更要扶志,想要彻底消除贫困,就必须消除贫困户“等、靠、要”思想,将 “要我脱贫”转化为“我要脱贫”,才能不拖攻坚战的后腿。也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主动担当作为,经常与与贫困群众沟通交流,解决困难、对点帮扶,进一步引导其牢固树立自身勤劳致富的意识,激发内生动力,增强自我脱贫能力,让大家能够有勇气、有志气摆脱贫困。
克服厌战情绪,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决胜脱贫攻坚战冲刺在即,虽在此收官之年遭遇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严重洪涝灾害,给脱贫攻坚带来新的挑战和困难,但是依然不会改变党中央对脱贫攻坚的决心。“逆水行舟用力撑,一蒿松劲退千寻”,在这个关键的决胜阶段,党员干部一定要有“不破楼兰终不还”志在必得的攻坚决心,克服懈怠厌战情绪,增强危机意识,慎始如终;同时要立足实际,坚决护住“两不愁三保障”底线,善始善终,全力以赴打好脱贫攻坚收官之战。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脱贫攻坚的最终目标是一个民族、一个家庭、一个人都不能少。党员干部们要在巩固已有成果的同时,强化预防返贫致贫风险,攻守相结合,确保每一个人在脱贫攻坚战中不掉队,确保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圆满收官。(福建省漳平市和平镇委员会林晓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