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把培养储备村级后备力量作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工程,采取拓宽选用渠道、实施科学管理、动态跟踪、增强实践锻炼等措施,逐步解决好干部队伍结构不优、干部工作能力不强、后备干部储备不足等问题,建强了村级后备力量队伍,确保了村干部队伍后继有人,为村“两委”换届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
一、拓宽选用渠道,建好后备队伍“人才库”
抓实选人研判,拓宽来源渠道。以不断优化村级班子结构为出发点,严把“入口关”,通过个人自荐、党员推荐、群众代表推荐、村干部推荐等多种选拔方式,从毕业返乡大学生、复转军人、致富带头人、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返乡创业农民工、优秀外出务工返乡经商人员等人群中,经过严格资格审查,召开党委会议分析研判,将40周岁以下、初高中文化程度以上、思想政治素质好,热爱农村工作、带富能力强的纳入后备力量队伍。
二、坚持多样培育,做好后备人才科学管理
为提高其服务群众、化解矛盾的本领,实行定人帮带、定岗锻炼、定期谈心等制度。建立“一对一”定人帮带和在村支“两委”跟岗锻炼机制,把村“两委”作为村级后备干部的培养人,通过日常的言传身教,安排工作任务,指导开展工作,让新干部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在实际工作中锻炼成长,村级后备干部的素质能力得到明显提升。村党组织书记和驻村干部每月至少与后备人才进行1次谈心谈话,及时了解其思想动态、现实表现、工作实绩等情况,对工作不积极、违反工作纪律等人员进行清理。
三、加强动态跟踪管理,保证后备人才储备有序
按照村干部管理标准,建立完善的村级后备干部人才信息库,做到一人一档,对每名村级后备力量的个人、家庭、培训情况、工作情况、政治表现、专项特长等基本信息进行登记。村“两委”通过“一对一”帮带详细掌握个人特点、发展方向,按照每个人的特点调整培养方向。
对纳入后备力量的人员,应采取跟踪式培养,建立考察评议制度。结合村“两委”干部年度考核评议,组织对村级后备力量实行一次民主测评,采取“听、看、访、评”的方式,从思想品德、政治立场、工作实绩、发展潜力、廉洁自律情况、群众认可程度等方面进行考察,考察评议结果按照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三个等次对每个村级后备力量评定等次。在评议中发现学习不力、工作不实、业务不精的,及时进行调整。(贵州省镇远县大地乡人民政府 李茂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