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决胜全面小康收官之年,脱贫攻坚进入最后总攻时刻,全体干部绷紧弦、铆足劲,考验决战决胜时刻干部的思想认识、能力水平和工作作风,可以说,这是破解脱贫攻坚根子问题的关键,也是关系高质量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的“胜负手”。
思想上不能松。思想之弦紧没紧,冲刺状态佳不佳,直接决定着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是否能够完成。有的地方已经脱贫,扶贫干部就有停一停、歇歇脚的念头;有的地方“硬骨头”还没啃下来,扶贫干部就少了攻坚劲头,以为到了年底必定“纸上”脱贫。这些思想上的“杂草”都必须一一铲除。要坚定信心不动摇,夯实责任不松劲。习近平总书记曾专门指出,“坚定的理想信念,永远是激励我们奋勇向前、克难制胜不竭的力量源泉。”我们必须统一思想,树牢主动担当、主动作为的意识,不获全胜,决不收兵,以必胜的信心、昂扬的斗志回应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对“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满满期待。
行动上切忌慢。当前我们在脱贫攻坚战上已经积累了丰硕战果,在最后的关键时期,更不能在行动上有松弛、有怠慢,必须一鼓作气,乘势而上,啃下一切硬骨头,完成脱贫攻坚硬任务。要在扶贫产业的发展上下功夫,探索更加有效、更加长效的利益联结机制,推动产业运营、销售等方面的精细化管理。要在扶贫政策落实上下功夫,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补齐短板。要在扶智扶志上下功夫,以情化人,以奖代补,鼓足贫困群众生活信心,切断贫困代际传递。要在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上下功夫,大力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实现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这些“硬任务”都来不得半点时间上的怠慢,必须瞅准期限,铆准目标,倒排工期,抢机遇,抓时间,一以贯之发扬“钉钉子”精神,坚决推动各项任务、工作落到实处、发挥实效。
作风上禁止虚。干部作风,直接影响着脱贫攻坚的“成色”和“品质”,以实干抓落实,解决作风问题是关键,必须下狠招、出重拳纠正扶贫领域不正之风。要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狠抓整改,补齐短板。要广泛宣传、教育,让基层负担真正减到实处,营造风清气正、合力攻坚的良好氛围。要强化督查惩戒,把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不铲除根子不收手。当然,干部自身更要练好内功,要廓清迷雾、把正方向,增强定力、稳住阵脚,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扶贫工作实效的标准,向决胜脱贫攻坚战笃定前行,将干部作风和脱贫攻坚的“实”进行到底。(贵州省雷山县方祥乡人民政府 杨金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