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对脱贫攻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强调了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决胜脱贫攻坚之年,党中央要坚定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决心不动摇,要保持攻坚态势,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不获全胜决不收兵。从改革开放至今,中国探索出了一条由区域扶贫开发到精准扶贫,从输血到造血,从单一到多元的扶贫道路。在脱贫攻坚过程中也涌现出了许多先进模范,他们有用生命诠释责任担当的黄文秀,有为贫困地区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张桂梅......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贫困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而奉献自己。
当前,脱贫攻坚正进入冲刺阶段,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巩固脱贫攻坚成效,作为基层干部,我们务必要对标补短,要以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工作者为榜样,学习他们身上不忘初心、勇于担当的奉献精神,用真心、爱心和责任心,以解决贫困群众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为打赢脱贫攻坚最后一战贡献力量。
基层干部要充分了解实情,确保施策精准。新时代我国国情民情和基层工作形势都在不断变化,因此基层党员干部需要与时俱进,创新工作思维,以全新的面貌投入到基层工作中。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攻坚期,基层党员干部在面对问题时必须要有充足的思想准备,找准利益矛盾的关键,疏堵并用,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要加强与群众的密切联系,增进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只有充分了解民情民意,才能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全力做好每一项民生工程。
基层干部要不懈奋斗,确保对策精准。要真正解决群众的问题,我们党员干部需要知行合一,将群众的信任转化成为工作和服务的动力。群众有需要的地方,就是我们需要努力的地方,日常工作中,也正是由于群众的支持,才使我们基层干部拥有前行的动力,因此我们要把人民群众的问题装进心里,拿出实实在在“走心用情”的帮扶,致力于解决老百姓的实际困难,让走访更有“温度”,让群众看得见,找得到,心里热。
基层干部要强化为民服务意识,确保服务精准。基层干部与群众接触最频繁、联系紧密,作为基层干部,要以奋战在一线的扶贫干部为榜样,始终以人民群众脱贫为重任,始终以人民利益为第一要务,坚持群众路线,多与贫困群众沟通交流,了解他们脱贫过程中还存在什么问题和想法,在征求群众的意见前提下,更好地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更好地完善扶贫措施,从而有效地推动脱贫攻坚发展。
行至半山不停步,船到中流当奋楫,虽然我国在脱贫攻坚已经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但是我们仍然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坚定理想信念,主动担当带领群众脱贫攻坚的重任,扎根基层,保持为民情怀,坚决啃下脱贫攻坚这块“硬骨头”。(龙岩市新罗区江山镇人民政府 曹悦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