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文选 > 正文

扶贫路上的“导师”

2020-10-22 15:01:15 | 来源: 中廉在线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10月17日,第七个国家扶贫日,全国各地组织了多样的主题宣传,引导关注贫困问题,关爱贫困人口,关心扶贫工作。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在全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上,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劳动就业更好的带动群众增收,走出产业发展道路,实现乡村振兴。

科技下乡,产业发展“导师”。习近平总书记“把培育产业作为推进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的重要指示精神,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贫困地区特色产业,让产业助力脱贫。如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团体,科学的指导他们种起了土豆,让“小土豆”成了“香饽饽”。让山海合作在威宁呈现了“大产业”的发展。

网络直播,产品销售“导师”。近年来,网络直播成了热门行业,更多的产品让大家所熟知,越来越多的乡村“特色”也不甘其后的展示在大家面前。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为多渠道的解决好扶贫产品销售问题,贫困户学起了“薇娅”,当起了“主持人”“推销员”,跟上了时代热潮,成为产品“代言人”。

政策鼓励,扶贫就业“导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增加就业,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脱贫方式。在全国各地的政策推动下,做好“中介”服务,加大对贫困户的技能培训,提高就业能力。做好政策宣传,鼓励企业招收贫困人口,增加贫困人口就业。如“就业扶贫车间”模式的推广,更好的巩固脱贫成效。(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林墩村党群工作者 葛超玲)

责任编辑:万海男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