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就第七个国家扶贫日对扶贫工作作出重要指示。现在扶贫阶段已经到了最后阶段。各级党委、政府要保持攻坚攻坚的势头,开好起头好、好收尾。在观看了全国扶贫巡回报告会后,我们在扶贫一线认识了不少“值得尊敬的人”。他们擅长打艰苦的战斗,善于在最贫困的地方展示本领,领导群众完成党赋予他们的艰巨任务。
“他们”善于打硬仗,总是在群众中发出“跟我上”的信号。能否把好钢放在刀刃上,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取决于选人用人,取决于能否如期完成扶贫任务,能否任用善于打硬仗的“他们”。有些单位有这样的人,不善于接近领导。他们吃苦耐劳,对工作毫不留情,高质量地完成了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但在晋升和重用上往往被边缘化。在扶贫任务中,各级党组织有勇气把“边缘化”的人纳入扶贫任务中展示本领,让这些只干实事、不讲话的老实人向群众发出“跟我走”的强烈信息,增强群众对决战脱贫攻坚的信心。
“他们”善于吃亏,才能在群众中发出“功成有我”的信号。扶贫是一项系统工程。对于上级指派的第一任村书记或干部,为了满足群众的需要,他们离开“小家庭”到国外去当“大师”。他们千山万水,千言万语,吃苦耐劳,千方百计做好扶贫工作。这既是责任的体现,也是党员干部的责任,只要能多为贫困群众办实事,就没有什么可失去的。对于穷人来说,有地理原因和人为因素。要发动群众向贫困“宣战”。在党员干部的领导下,我们可以靠自己的努力脱贫,也可以感到脱贫攻坚取得成功的自豪感。
“他们”善于扎堆,在群众中发出“团结就是力量”的信号。善于聚集在群众中的党员干部,把心思和精力投入到群众的生产生活中,更多地思考群众的疾苦和困难。为了如期完成扶贫任务,他们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与群众一起想方设法、出主意,共同为扶贫攻坚而奋斗。在党员干部的领导下,通过实际工作和贫困群众的共同努力,群众可以感受到团结就是扶贫工作的力量,也可以感到扶贫是大家的共同责任。如果把人民群众脱贫致富的思想统一起来,就能齐心协力,为扶贫攻坚,完成攻坚任务。(傅书贤 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县仁寿镇上白村民委员会(基层党群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