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七个国家扶贫日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对脱贫攻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现在脱贫攻坚到了最后阶段,各级党委和政府务必保持攻坚态势,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向着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前进。
同心同德,扎实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锚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的目标,我国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打好扶贫攻坚战,创造了连续7年每年减贫1000万人以上的奇迹。一路走来,我们书写了最成功的脱贫故事、形成了精准扶贫的科学方略、构建了高效运行的治理体系,这是我们今天奔向全面小康的重要支撑。“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一代又一代人为了梦想执着奋进,为了梦想夙兴夜寐,为了梦想默默付出的战果。今天的我们,有无比充足的信心、底气和能力去实现这一目标。
万众一心,奋力拼搏。行百里者半九十,坚守好“最后一公里”,在前进道路上我们会面临各种风险考验,今年的疫情考验到现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也正是这样的考验让干部们浴火淬炼,加速成长。疫情前线那些摘下口罩带着血痕的昔日稚嫩的脸,俨然配上了沉静的成熟表情;一份份来自“火线”的入党申请,带着“红”的热烈和“绿”的青春。疫情防控中,贫困地区基层干部更展现出较强的战斗力,他们日常是“扶贫队”,拉起来就是“战疫队”,既在疫情防控中稳定民心,保障群众生活;又在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变化时,响应号召,抓住时间节点和工作重点,打稳脱贫攻坚战。
关注民生,共享成果。在不折不扣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同时,脱贫的质量也同样需要保障,如何防止脱贫之后再返贫,同样是我们亟需解决的硬任务。全国已脱贫的9000多万人中,有一小部分存在返贫风险,我们要持续抓好脱贫户的扶智和扶志引导工作,加强思想观念的改造提升,使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观念深入人心,激发主观能动性。同时也要加大培训的力度,提升贫困地区人员的本领和能力,实现产业脱贫和就业脱贫,满足脱贫群众稳定就业增收,变压力为动力、化危为机。做到“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果。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脱贫攻坚已进入“倒计时”,冲刺阶段,我们更需保持敬终如始的状态,决战决胜,巩固阶段性成果,“吃得了黄连苦、解决问题不怕辣,日子才会比蜜甜”,让我们执小康之笔书写好脱贫答卷。(时克 吉林省通化市通化县兴林镇人名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