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调查研究是中国共产党优良的工作作风,通过调查研究总结出重要思想理论和工作方法。习近平同志指出:“重视调查研究,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做好领导工作的重要传家宝”。
邓小平同志认为“离开群众经验和群众意见的调查研究,那么,任何天才的领导也不可能进行正确的领导”。必须迈开脚步,深入一线,到群众中去听取意见、发现问题、掌握实情,准确、科学地调研是正确指导基层工作、服务群众的必要条件;2020年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通过多次、科学的调研,到基层一线发现还有很多短板、弱项等问题,为了实现这个伟大的目标,就不能有贫困户,只有精准识别出贫困农户,精准帮扶之后,才能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习总书记的精准扶贫思想从而拉开序幕,在全国各地决战贫困,打实建成小康社会根基;调研决定了领导干部的决策水平,是人民富裕、民族兴旺、国家强盛的重要法宝。
实践的理论离不开调查研究。科学、有效的调研,得出有效的经验和方法,提高决策水平,把握决策科学性,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基层管理的有效措施,在决策前首先进行深入细致调查研究,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有些地方领导为了“政绩”,滥用手中权利,没有认真开展调查研究,没有广泛深入征求意见,不顾百姓疾苦,大范围征地建工厂,开展不符合实际的招商引资,开发毫无意义的旅游景点等,最后成为“烂尾工程”、“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拍脑袋决策,调查不够、研究不透,严重影响了决策的科学性,最终造成重大损失和浪费。
笔者以为,调查研究是干部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决策水平的先决条件,最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各项决策和工作开展的落脚点,领导干部必须迈开双脚、勤跑基层、虚心问计,经过调研,才能真正了解实情、把握实际,才能切实强化宗旨意识、增进为民情怀,更好的把工作在一线落实、把问题在一线解决、把难点在一线突破、把能力在一线提升;通过调研,作风的得到转变,工作方法得到创新,工作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更好的服务群众。(贵州省剑河县委组织部 唐才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