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总是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前进的。我们党领导人民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都是为了解决我国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是应对当前复杂形势、完成艰巨任务的迫切需要,也是年轻干部成长的必然要求。为此,年轻干部要在“摆正态度”中“提高能力”,不断谱写干事创业新篇章。
坚定信仰,对党忠诚,听党话、跟党走是提高能力的前提。自党的事业进入新时代以来,党中央不断下达各项惠农惠民政策,之所以有些工作落得还不够好,还不够实,归根结底还是在中间环节有些干部存在“不听话”“打折扣”“不落实”现象,这都是信念不坚定的表现。我们党的前进路程甚是坎坷,遇到经历过无数的艰难险阻,都是依靠我们对党的忠诚、对党的信仰才得以走到今天。现在的年轻干部需要的正是这种坚定信仰、对党忠诚的精神,在现实工作中,信念上的足够坚定要比工作能力更加重要,先树立信念,再去干事,方能事半功倍。
学习本领,练就本领,多学习、多锻炼是提高能力的保障。现如今,部分干部往往会忽略自身建设情况,总是停留在自己分管的“一亩三分地”,找借口不努力,工作能力总是浅尝辄止,综合素质能力过硬的干部变成了“稀缺人才”。若想真正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学习本领必不可少。还记得,在“平语近人”中讲述习近平总书记在村里当知青的时候,特别喜欢看书,既收获了本领,也为我们作出了榜样。现在的年轻干部缺少的正是这种以学习来淬炼灵魂的能力和魄力,只有自身能力变强了,工作才会越来越顺,为民服务的效果才会更加显著。
坚持不懈,锤炼意志,不放弃、不掉队是提高能力的关键。行百里者半九十。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国军人以少胜多的例子数不胜数,作战部署、作战方法自然是起到重要作用,但军人本身的“钢铁意志”才是制胜取胜的关键所在。现在真正肯吃苦、闷头干、总加班的年轻干部逐渐变为年轻人中的“另类”,最重要的还是部分年轻干部缺少了这种“永不放弃”的坚强意志。有的时候,识时务者为俊杰是能力,是大势所趋,但如果年轻干部过多用这句话来为自己不坚持、不努力来找借口,停止自己的进步步伐,实则是对自身发展不利,对党的事业发展不利。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只要我们上下一心,齐心协力,相信广大年轻干部会在奔跑的路途上绽放独特的青春,书写出属于我们年轻人奋斗的新篇章!(吉林省和龙市委组织部 于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