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文选 > 正文

将人民“置顶” 让人民满意

2020-10-10 10:27:11 | 来源: 中廉在线

“民者,国之根也。诚宜重其食,爱其命。”近日,陈希部长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强调领导干部要把以人民为中心融入精神血脉化为自觉行动。历史表明,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不断前进,正是因为依靠了人民。与此同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广大人民过上了越来越幸福的生活。可以说,党和人民鱼水情深,紧紧相连。作为党的领导干部—社会主义事业的主要推动者,更应秉持人民至上的理念,在思想上行动上自觉将人民“置顶”,做好忠诚的人民服务员。

自觉将人民呼声作为第一信号,确保“民有所呼,该有所应”。“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不可否认,人民的呼声往往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住房拆迁、医疗保障、食品安全等这些都是人民最为关切最为期盼的事情。倘若党的领导干部对这些听而不闻,必然会失去民心,进而影响党的基础。作为领导干部,必须明确将人民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积极回应人民关切,特别要认真对待人民反映强烈的问题,确保情为民所系。

自觉将人民需要作为第一选择,确保“民有所求,该有所为”。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各级领导干部应自觉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当做自己本职工作的发力点。一方面,要关注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中品质和效益的高标准、高要求,另一方面,更要关注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中品味和价值的高追求、高愿望,并以此不断推动自己的工作,做到权为民所用。

自觉将人民满意作为第一标准,确保“民有所乐,该有所往”。毛主席曾指出:“共产党就是要奋斗,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要半心半意或者三分之二的心三分之二的意为人民服务。”现实中,各级领导干部的工作做得好不好,不是靠嘴皮子功夫,而是看做的事情,这样才能使群众满意,而群众满意正是衡量的标准。要自觉贴近人民,多干实事,多出实效,想他们之所想,急他们之所急,设身处地为他们考虑,让他们感受到真心实意,真正实现利为民所谋,激发人民主动点赞。(海南省三沙市永乐群岛工委、管委会 方洋)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