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文选 > 正文

从“畲家芦苇粽”感悟基层工作原理

2020-10-10 09:16:25 | 来源: 中廉在线

顺昌县是闽北畲族人口最多的聚居地,畲族人口七千余人,主要分布在双溪、洋口、建西、大历、岚下、仁寿等5个乡镇。畲族人口比较集中的畲族行政村就有11个,畲族自然村及聚居点则有42个。每到端午节,家家组织人力上山采回三指大的茅竿叶,包糯米粽,每只扎成五节长的“竿粽”以祭祖先,祈求平安。2014 年,经顺昌县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第四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精选作料,赢得口碑。选用上好的糯米拌白碱用箬叶裹碱水粽、肉粽、豆粽等,再用“黄金柴”垫在沙锅底把裹好的粽放在里面用山泉水加旺火煮5-6小时起锅即成,这样煮熟的粽不仅粽香扑鼻、颜色金黄,而且可口好吃。而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就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要做到“火眼金睛”和“明察秋毫”的“洞察力”,对工作必须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细抠,提高工作效率,成功就会不期而至,达到水到渠成的惊喜,赢得群众的认可和信赖。

外型多变,与时俱进。畲族芦苇粽跟汉族的叶子粽不一样,它一般是长条枕头形,一个粽子长度概有20公分左右,是用嫩篾一节一节绑起来。为了迎合市场的需求,畲家芦苇粽推出了多种造型如:六角型、尖锥形、枕头状、竹节状,令人大饱口福,眼前一亮。而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就要克服因循守旧、安于现状的思想,要与时俱进,做事要讲方法,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开拓创新地认真研究新形势下基层工作如何进一步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团队协作,齐乐融融。畲族巧手包粽子,有母女齐上阵,有夫妻组合,还有邻里组合,他们动作快而不乱,食指作轴,将三张芦苇叶绕圈,装米,放肉,再用嫩竹篾扎紧。有趣的是他们边包粽子边唱着畲族山歌,气氛和谐,齐乐融融。而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要与同事和睦相处,班子成员要相互信任,坦诚相待,要有大局意识,资源共享,补长补短的工作作风,才能在工作中事半功倍,攻无不克,无往不胜。

一个个小小的芦苇粽,传承的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承载的是一种精神。而作为基层工作者,要“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掌握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法,推动工作的稳步发展。(陈娟 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县洋口镇党委政府)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