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俭朴素,人之美德。从遥远的古代唐朝诗人李绅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到赵朴初的《宽心谣》:“少荤多素日三餐,粗也香甜,细也香甜;新旧衣服不挑选,好敢御寒,坏也御寒,无不看出勤俭节约一直是我们中华传统的美德。
今年7月13日,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世卫组织指出,当前有近6.9亿人处于饥饿状态,在过去一年中增加了1000万,占世界总人口的8.9%,而仍在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可能导致弱势群体的粮食安全状况进一步恶化。据统计,中国餐饮业人均食物浪费率为11.7%,每天数以万吨计的食物从餐桌上剩余,每年浪费的粮食能养活2亿人。因此,袁隆平积极呼吁“一粒粮食能够救一个国家,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近期,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印发意见,把制止餐饮浪费作为纠四风的重要方面。因此,作为党员干部,管好奢靡浪费行为刻不容缓。
勤俭节约,从思想上崇尚俭朴。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切实培养节约习惯 ,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因此,我们要深入贯彻习总书记的重要精神指示,要树立以勤俭节约为荣,铺张浪费为耻的思想,从思想上筑牢勤俭节约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日常加强习近平重要精神学习,真正的从思想上意识到浪费粮食的危机,勤俭节约的重要性,把勤俭节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勤俭节约,在作风上狠煞歪风。习近平指出,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督,出台相关文件,开展光盘行动措施。各单位部门应充分发挥纪检监察部门的作用,把勤俭节约纳入日常督查检查的重要内容,同时,开设举报平台,及时受理干部群众的举报,发放倡议书,在食堂醒目的地方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等节约粮食的标语,时刻提醒用餐人员要节约粮食,党员干部要发挥表率作用,节约一度电,一张纸,一滴水,一粒粮,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把勤俭节约当做人生的一种智慧,一种美德。
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加上受疫情的影响,勤俭节约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套用《礼记》中的一句话:知“节俭”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行动”,“行动”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富”,“国富”而后“民强”,若大家都能有勤俭节约的意识,我相信,我们国家将会越来越繁荣昌盛。(顺昌县元坑镇人民政府 苏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