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之词,国家领导人对于乡村振兴的重视可见一斑。近几年老百姓反映最突出的都集中在:落户、医疗、养老、教育、就业、生育、落户等问题上,针对这些顽疾,国家立足根本,户籍制度改革,公立医院改革,城乡养老并轨、“全面二孩落地”、加强教育投入,打破“一考定终身”、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政策密集出台,强势推出。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述求作为国家努力的方向。
在今年疫情的巨大冲击下全球经济预计萎缩4.9%,我国的经济也受到了不小影响,许多企业开始入不敷出、捉襟见肘,纷纷倒闭。为了扭转这一困境,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实现,就必须实施好就业优秀政策,抓住就业这个“牛鼻子”,研判就业形势,及时调整政策力度,因地因企因人施策,减负、稳岗、扩就业并举。促进市场化社会化就业,在保证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前提下,全力推进复工复产。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以农民富裕为根本。一方面,从农民自身入手,转变落后的思想观念,提高自身素质,有效地发挥出农村特有的文化、物产等资源优势,吸引更多的技术、人才、资本向农业农村流动。另一方面,政府要制定符合发展实际的经济规划,落实精准的扶贫政策,从大事着手,细微处着眼,确保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人民群众。
要想实现国家富强、社会全面小康、人民安居乐业的宏伟蓝图,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需要全国人民一起努力,国家为民谋利,为民解忧,给我们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我们也要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干工作。发挥出自身的本领,为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出谋划策、添砖加瓦。(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县大干镇政府 饶日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