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全国12.53万个贫困村陆续减贫摘帽,对于将要脱贫和刚刚脱贫的贫困村而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仍有较大缺口,产业发展的基础仍然不够牢固,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还比较弱,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可以进一步把产业发展基础打得更牢靠、基本公共设施和服务更加完善等,进一步巩固和扩大脱贫攻坚取得的成效。因此,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脱贫攻坚的重要保障。
习近平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因此,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人才是关键。
一是培育一批坐得下、稳得住、能办事的乡土人才。如今当家做主的农民工逐渐呈年轻化、知识化转变,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变得极强,他们渴望学习种养殖技术的意识也越来越强,因此要创造更多、更浓的学习机会和氛围,进一步强化农业种养殖技术的辅导和培训,让他们掌握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一批建设新时代新农村的生力军。
二是制定一批“能引进、留得住”人才的利好政策。人才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人才队伍的稳定和发展离不开政策支撑。以政府为主导,引进一批具备组织协调能力强,有文化、有知识、对市场有前瞻性、敏锐性,懂技术、懂市场、接受新事物快、动手能力强的能人志士到农村基层发展中来。
三是营造一种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古有“周公吐哺”,礼贤下士”,今有新时代中国的“人才强国战略”,可见人才培养是一个关系国家兴旺、民族振兴的重要因素,因此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创造、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才能为新时代发展和建设奠定人才基础。
“人才兴,事业方兴;人才强,乡村方强”。当今和未来世界的竞争,从根本上说是人才的竞争,时代呼唤创新型人才,只有储备了更多更好的人才,才能在竞争中取得主动,赢得未来。因此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要紧扣人才振兴这个关键点,以人才振兴全面促进乡村振兴。(王华东 贵州省锦屏县河口乡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