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在浩瀚历史长河中,无数先贤用自己的守正持德,廉政爱民的事迹留下了属于自己的印记,并引后人学习思考。现如今,守好规矩关,当好廉政吏,也是基层干部成长的“基本功”和“必修课”,如何以贤为“镜”,守好纪律,严明规矩,必然要把握“三招”,稳扎稳打练好基础,提升自身修养。
追寻先贤廉政步伐,巧研尽责守德“思齐诀”。习近平总书记曾为我们娓娓道来“花甲知县”冯梦龙在福建寿宁为官四年的廉政故事,在短短四载时光里,冯梦龙减轻徭役、改革吏治、明断讼案、革除弊习、整顿学风、兴利除害,务实清廉,真真正正为老百姓办实事。而在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明朝两浙学政林偕春也被全县人民牢记并敬仰至今。究其原因,是因为其身居庙堂之高却刚强正直,不媚于首辅权贵,处江湖之远仍清廉守德,一心为民谋福祉。冯梦龙和林偕春身上有着许多共同点:冯梦龙“独标高韵,与梅同清”,林偕春“宁错一官,不假一字”,他们都以清官自许,以廉官自律,始终坚守正直为人、廉洁为官的道德底线,不忘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初心使命。要领略为民爱民真理,就要善于在先贤楷模身上汲取精神力量,敬畏纪律底线,干干净净做事,坦坦荡荡为人。
树立自身纪律意识,稳持回顾初心“守正念”。身为党员干部,无论在何时何地何种境遇,都要自觉守住纪律规矩的底线。在立场上站得稳,在底线上守得牢,准确把握初心是前提。在把握初心中坚定理想信念,寻找源头动力,激发干事活力。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自觉加强党性修养,找准位置,奋发进取;要牢记为民宗旨不迟疑,积极倾听老百姓的意见建议,俯身征询于田野,虚心问计于百姓。在征地征迁、生态保护、脱贫攻坚等基层重点工作中,切实从农民群众的利益出发,把群众满意作为基层工作的落脚点。
涵养自身廉洁情怀,扎实严于自律“基础功”。要自觉坚守岗位,躬身践行,在其位谋其政、任其职尽其责,增强担当意识,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古代先贤廉吏以气节风骨为后世敬仰,而身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我们,更应该对标典范,找寻不足,见贤思齐,弥补自身不足,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乡镇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最终推动者、落实者、实践者,我们更要坚持依法律己,做到思想政治上过硬、业务素质上过硬,纪律作风上过硬,在严明自身纪律规矩的同时,带动群众知法崇法;坚持以纪律为尺知荣辱,自查自身工作问题,规范自身言行,树立强烈的时间观念、效率观念、质量观念,抓好廉洁自律。
基层党员干部要真真正正做到严明纪律规矩,以贤为镜,切实把握守矩“三招”,才能更有底气,更具力量去攻克新时期的艰巨任务,切实做到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马铺乡委员会 方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