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最大的优势。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篇重要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从深厚历史底蕴、多方面显著优势、丰富实践成果三个方面深刻阐述了坚定制度自信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的问题。
2020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纵观全球,针对疫情的认识、应对、处理、防控到有效控制后的复产复工,每一个环节无不体现出了我国制度的优越性,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政党无与伦比的强大动员力量,真可谓是令之所至,趋之所向,千军万马之景也。作为在新时代的青年人,沐浴在党的光辉下成长,由衷的感叹我党先辈的高瞻远瞩是超越世纪的,真正的核武器不是毁天灭地的力量,而是为万世开太平的制度!
回归现实生活,我工作所处的地方是一个非常不起眼的村子,人均年收入不过2万元左右,但是村民的勤劳、朴素,对生活充满了美好向往的热情感染着我,最基层的生活使我改变,让我明白了全中国千千万万的老百姓还是甘于奉献,不会因贫苦而失去了生活的希望。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概念。2015年11月27日至28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召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正式发布,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这个村子支部立马动员起来,开会部署,分组挂片,总共统计出了34户精准扶贫一共87人。自2016年精准扶贫工作开始,当年经过精准扶贫贫困户有17户44人稳定脱贫,2017年脱贫17户43人,自此全村精准扶贫贫困户全部脱贫。我三言两语就说完的结果,是自中央开始的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落实,是来自各个区直机关、乡镇街道、院校的挂户34名干部、是10名村两委干部、是这个村子91名党员等多方人员不懈努力得来的成果,是制度优势在基层的体现,是制度优势下基层治理成效的典型代表!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是乡村振兴的第一仗,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以来,根据市委、区委、街道党工委关于推进人居环境整治的指导意见和全福高铁沿线环境综合整治的会议精神,我所在的这个村子立即成立人居环境整治及高铁沿线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整治组和村两委干部深入农户当中,做动员工作,铁路沿线两侧的旱厕、乱搭盖的棚户进行拆除,并整治了乱堆放及清除陈年垃圾。在上级领导部署和指导下,人居环境整治、高铁沿线整治工作没有半点松懈,扎实推进,在严街道干部的竭力帮助下,两委勠力同心,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倡议书、巾帼志愿服务、门前三包协议、星级文明户考评、美丽庭院评选,直至爱心超市试点建设,全村民众上下一心,同舟共济,将我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推上新的台阶,目前我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许多细节的工作仍然需要不断的完善、提高和反思。
在基层面临的工作五花八门,基层治理见仁见智,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一把勺子一口锅,要做到所有人都满意,确实很难,虽说众口难调,但是把握关键一条确是基层治理的撒手锏,即坚持党的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这句话印记在每个人的心中。坚持党的领导,坚持走群众路线,各项事务都是基于普罗大众而开展的,党的干部是从群众中来的,作为的人民的公仆就要到群众中去,把人民当家做主做到实质,我是18年入职到岗的,那时候就学到了“六要”群众工作法,不得不说总结出这“六要”的前辈真是一位高人,真正的是从基层工作经历中总结出来的经验,除了“六要”群众工作法还有“四议两公开”制度,在农村,村民通过村民代表,针对村内各项事务进行管理票决,村里修一条路,立一盏路灯村民都知道这里就是体现了农村较强的自治自理能力。(中共南平市建阳区童游街道溪口村支部委员会党群工作者 王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