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文选 > 正文

在脱贫攻坚路上涵养“自找苦吃”的精神

2020-09-24 14:36:31 | 来源: 中廉在线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了《习近平在福建》系列采访实录,以讲述者口述记录的形式,真实、生动地还原了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的真实情况,展现了他胸怀全局、立足长远的战略思维,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心系群众、人民至上的为民情怀。在《习近平在厦门》系列采访实录中,张宏樑同志口述:“习近平同志多次讲到要‘自找苦吃’”、“在后来的道路上,我时刻提醒自己,有苦吃是机会,要坚持多学多干,多到艰苦的地方去锻炼自己。”可见,“自找苦吃”是砥砺思想的有力武器,是提升自己素质和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贴近群众、取得群众信赖的致胜法宝。广大党员干部应涵养“自找苦吃”的精神,在工作中吃苦耐劳、以苦为荣、以苦为乐,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贡献力量。

涵养“自找苦吃”的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可见,吃苦能让人心智变得顽强、能力得到提高。因此,广大党员干部要从思想上培养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将“自找苦吃”的精神贯穿于日常工作中,坚定理想信念。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强化理论学习和专业技能的提升,学以修身,习以养德,不断补足精神之钙,夯实理论之基。

涵养“自找苦吃”的精神,坚守初心使命。“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在《习近平在宁德》系列采访实录中,提到最多的便是:树立“弱鸟先飞”的意识,倡导“滴水穿石”的精神,建立“四下基层”的制度。宁德,原是一个“老、少、边、岛、穷”的地方,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工作期间,他曾经三进“车岭车上天,九岭爬九年”的下党乡。他曾亲口对吕拱南同志说:“我的价值观、人生观来源于我的家庭,来源于我在陕北艰苦地方上山下乡,来源于劳苦大众,所以我就选择走从政为民的道路,不会走别的道路。”他始终把为民办实事摆在首位,把带领人民群众摆脱贫困的大事时刻放在心间,展现了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细细品味,在脱贫攻坚的路上,以苦为荣、迎难而上,坚守初心使命,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涵养“自找苦吃”的精神,坚定人民至上的理念。“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认真研习《习近平在福建》系列采访实录,不难发现,习近平总书记无论在何时何地都心系人民,开展各项工作都以“关注民生”为基础。在《习近平在福州》采访实录中,采访洪永世同志时,他提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期间做的其中10项工作,桩桩件件都真实地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坚定人民至上的为民情怀。他是吃过大苦的人,因此知道什么是人间疾苦,懂得人民群众最需要的是什么,在福州工作期间,他提出了“马真思想”,推动了“四个万家”,狠抓作风建设及基础设施建设,关心基层群众,关注弱势群体,深入实际调研,保护绿水青山……推动福州实现跨越式发展。在脱贫攻坚路上,我们要坚定人民至上的理念,涵养“自讨苦吃”的精神,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指导思想,以“为人民服务”作为工作方法,贯穿到扶贫工作的各个领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终身。

习近平总书记说:“我对自己的首要要求就是自找苦吃。”这是他的人生观,也是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前进路上的指明灯。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我们要时刻涵养“自找苦吃”的精神,要敢于吃苦,勇于吃苦,并以苦为荣、以苦为乐,在艰苦奋斗的历程中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林业局 巫金连)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