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文章《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中强调,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教育最重要的是教给他们正确的思想,引导他们走正路。不仅是青少年,对于任何人而言,德行端正是人活于世的基础品质,良好的道德修养是人终身发展的基础。无论在哪个时代,哪个国度,德育教育永远是一个人最重要的课程。
人为本,徳为先,学为上。道德修养,学习为先,怎么学、学什么?古今中外,道德品质一直都是鉴定一个人是否成功的基础,人若有才而无德,那么他学问再深厚也不能称之为成功人士。孩提牙牙学语从“你好”、“谢谢”、“再见”等礼貌用语开始,这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文化,谨学弟子规,孝敬父母、关爱兄弟、尊敬长辈、修身养性、为人处世、读书求学等基本规范。上学时,思想品德亦成为重要学习课程,我们要学习先辈们的高尚品德、学习优秀的道德品质,这些自然的社会行为无一不说明学习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修品德,固思想,省自身。所有的学习都是从定思维、固思维开始的,修养道德品质的过程必须要有一个标准和底线。遵纪守法、遵守各规章制度,不做危害他人、社会、国家安全利益的事是做人的底线,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我们修养道德品质的标准。时刻将这一标准和底线铭记于心,巩固这一道德思维,将这道德尺规时刻悬挂在内心,警示自我。周恩来曾说:“要让我写自己的历史,我就写我的错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存在或多或少的缺点,能够自我评价、自我反省、自我批评、自我调控和自我教育,不断改善不足,完善自我,才能更好的进行自我道德修养。
修品德,躬于身,立于行。道德品质的体现在方方面面,言行举止皆能体现一个人的道德水平。道德水平的高低完全取决于言谈举止和行为处事,言谈周虑、举止文明、处事得体的人修养好,能够获得他人尊敬,而无修养的人会被天下人嗤之以鼻。如今的网络时代,言论自由让我们有了更好的条件去和世界沟通,我们更应该谨言慎行,传播正能量的事物,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对于不知全貌的事物,不加以严苛的评论,营造良好的言论网络环境。在发表言论或行动做事前三思是否正确,不断敲打自己,提醒自己是否违背道德标准,躬身于行,修养自身道德品质,弘扬道德文化。
思政道德的课程是一门无穷尽的课程,无论我们身处何时何地都要谨言慎行,立德树人,,躬亲自省,修养道德。(龚婷 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崇雒乡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