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经邦,人才为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乡村振兴关键是人才,培育引进人才,能全面助力乡村振兴,必须牢牢抓住人才振兴这个“敲门砖”,在引人才、育才人、留人才等方面下足功夫,才能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保证。
乡村振兴,首先要在“引”上做文章。一是完善引进机制。根据乡村需求,明确引进方向,多措并举引进专门人才;适当降低门槛,实施更开放的人才引进政策。二是创新激励机制。对致力于乡村建设的人才给予住房、税费、金融等方面的扶持,合理分配收益,不断完善奖励办法,提高人才收入水平。三是畅通流动机制。坚持柔性引才原则,坚持引才引智与道德素养相结合;畅通人才向上流动渠道,重视对乡村人才的重用和提拔,为其提供发展空间。
乡村振兴,特别要在“育”上求突破。一是划分人才梯队。实施定向分类培育,重点培育高端型人才以及“土专家”“田秀才”等实用型人才。二是注重学用结合,依托各类学习培训平台,强化乡村人才实践能力,实施针对性精准培育,努力培训新型乡土人才。三是充分利用培训力量。通过专家授课、专题讲座、参观学习等方式,开展技能型培训;把课堂移到田间地头,尤其增加人才亲身实践环节,增强其对乡村建设的认知能力。
乡村振兴,必须要在“留”上下功夫。一是降低政策实施门槛。优化贷款扶持、营商环境、政治待遇等方面政策,为致富带头人提供政策支持。二是厚植发展沃土。营造爱才敬才的社会环境,加大宣传教育,鼓励个人投入到乡村振兴中,增强其自豪感;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加大对基层基础设施的投入,完善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增强其幸福感。三是培育先进人才文化。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全面呵护乡土人才,增强各类人才的归属感。(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湖雷镇上南村 阮翠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