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引起热烈反响,进一步表明人才在社会进步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近年来,中央出台的多份文件均提到了全面推行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实行“一肩挑”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必然趋势,也是促进农村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必然要求。
然而诚然,书记、主任“一肩挑”对人选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火车快不快,全靠车头带;班子强不强,全靠领头羊”,“一肩挑”人选的能力素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实现乡村振兴步伐的快慢,因此,急需一批对党忠诚、扎根乡土,能挑重担的“一肩挑”人才队伍。
当前,农村年轻党员干部基本外出,党员人才严重断层,从“一肩挑”意向人选摸排情况上看,农村后备人才储备严重不足,优秀“一肩挑”人才的需求和现有可选人才的匮乏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因此,精准选育一批政治素质过硬,敢担当善作为又热爱农村工作的优秀党员干部补足农村人才短板显得既紧迫有重要。
“治国经邦,人才为急”,要着重在挖掘、选拔、培育一批优秀人才队伍到村担任一肩挑书记上下功夫,把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作为基本要求,精选出一批既有文化水平又能适应农村生活,既有领导力又敢于直面农村矛盾问题,既有工作能力又有端正的作风,既有创新精神又善于把最新理论运用到乡村振兴发展实践的复合型人才,使农村基层“一肩挑”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扩面提质。
“致治之要,以育才为先”,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不仅要请进来,还要留得住,用的好。要进一步完善选人用人机制,构筑人才成长的发展阶梯,建立领导干部直接挂帮培养制度,按照“一村一策”“一人一策”,对发现的“一肩挑”人才重点培养,增强向上发展的动力。此外还要加大对基层一线人才的奖励激励力度,对有突出表现的给足荣誉,给足待遇,切实在后勤保障上提高一线人才应有的地位,从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流向基层,融入基层,为基层发展注入新鲜血液。(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下洋镇党委 陈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