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脱贫攻坚是干出来的,靠的是广大干部群众齐心干,贫困地区要激发走出贫困的志向和内生动力,以更加振奋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凝聚起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强大力量。
然而,少数基层干部“身在基层下不了基层”,缺乏工作方式方法,不能够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中去;不能走村入户,到田间地头了解情况;不了解群众疾苦,不能问计于民。总是抱怨与群众之间沟通困难,讲话群众不愿意听,做事群众不支持,群众不愿意跟干部讲实话、讲知心话,干群之间缺乏信任、缺乏感情。请扪心自问?以这种工作态度,连最基本的一点行动和付出都没有,如何去诠释对群众的真心!
就拿当前的脱贫工作来说,为如期完成脱贫任务,千千万万党员干部抛下父母妻儿下基层,拔穷根,不达目的誓不休,不除贫困绝不回头,做到“民情民意在一线掌握,党的政策在一线落实,干部作风在一线锤炼,科学发展在一线体现”干部是人民利益的代表,想问题、做决策、干事情要以人民群众的意愿为中心,把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试金石。
在艰巨而又光荣的脱贫攻坚任务中,基层一线扶贫干部要把群众放在首位,把工作思路理清,方以行动诠释对群众的真心。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入村入户了解民意是扎实开展工作基础的第一步,摸排群众基本信息所谓的信息精准,分析群众致贫原因,了解群众需要哪一方面的帮助!怎样帮扶才能达到脱贫标准。方能“对症下药”因户施策、制定帮扶计划和措施,扎扎实实把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村到户,用行动诠释对群众的真心,从而才达到最佳帮扶效果。
“黄金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在脱贫战场上,战胜贫困是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教诲我们,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党员干部在这段扎根基层的日子里,只有把自己当成群众中的一员,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用自己的初心与行动诠释对群众的真心。以贫困不除、愧对历史,群众不富、寝食难安,小康不达、誓不罢休的决心,苦干实干,在党中央的率领下,一起同心协力还有什么困难是我们战胜不了的呢!(潘庭江 贵州省剑河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