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分钟便民生活圈,是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服务半径为步行15分钟左右的范围内,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费和品质消费等为目标,通过多业态集聚形成的社区商圈,从而“圈”出生活的美好。然而,要让幸福近在咫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还有一些难点堵点待破。
打造社区居民“幸福圈”,要结合实际问需于民。打造生活圈,要结合实际问需于民,在生活圈里面缺什么、需要什么、要弥补什么短板等问题,生活在其中的人最有话语权。因此,在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打造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征求社区居民的意见建议,入户走访做好调查研究工作,获得第一手的资料,并尽可能融入后续的政策完善中,不断给居民带来更完善的生活业态、更多元的消费场景,让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
打造社区居民“幸福圈”,要统筹兼顾创新服务。坚持以人为本规划社区生活圈,通过优化供给结构和强化资源配置来拓展服务范围、强化服务能力,持续完善便民生活配套,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将社区居民“衣食住行”与“老有所学”、“幼有所托”牢牢圈住。打造多方位服务让社区生活越来越有温度,让“老小区”焕发出“新活力”。
打造社区居民“幸福圈”,要因地制宜一圈一策。社区要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打造舒心、暖心、安心的便民服务圈,开展便民服务圈,提供理发、义诊、缝补、家电修理等服务。深挖资源成立志愿服务团体,开展“助老扶幼”等温情服务。同时开设十五分钟阅读圈、十五分钟健身圈、十五分钟就业圈,为社区居民提供空调、休息座椅、书籍、健身器材、招聘场所等设施,为居民提供宜居环境。
十五分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事关百姓冷暖、民生福祉,既是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有力举措,也是践行为民服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工程,努力把居民的“需求清单”转化为十五分钟便民生活圈的“满意清单”。(胡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