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韧性”一词是工程力学概念,指一个系统遭受外部冲击后维持自身稳定并恢复原有状态的能力。形象地说,弹簧被挤压或拉伸后弹回原状是一种韧性,抗压材料在极端高压环境下能保持原始状态也是一种韧性。显然,有“韧性”的干部就是强调干部在面临社会压力和工作压力冲击时“打不垮”“应变多”“恢复快”,能够保持抗压、弹性适应和可持续奋发的能力。
当前有不少刚从校门跨入工作岗位的年轻干部,在面临急难险重的工作任务、生活压力以及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时,难免会疲于应付、左支右绌,出现本领恐慌、畏难情绪,显得焦躁不安,有的甚至萌生躺平、罢工、辞职的想法。为解决此类问题,年轻干部需增强自身“免疫”,不断提高自身“韧性”,才能从容面对更加“任性”的复杂情况。
年轻干部要成长为更加“韧性”的干部,当把“软支撑”和“硬支撑”有机结合。所谓“软支撑”就是正确看待困难的态度和乐观对待逆境的过程,而“硬支撑”则是需要一个健康的身体状态和积极的精神面貌来面对逆境。但在实际生活中似乎很难做到两全。要么是由于平时疏于锻炼或生活习惯较差,在工作业绩还不突出时,腰椎和颈椎已经突出,在攻坚事业还需接续奋斗时,自己已经“身宽体胖”、步履蹒跚;要么是缺乏勇气和能力去应对逆境,在急难险重的工作任务面前消极畏难、无所作为,甚至可能怨天尤人。
事实上,年轻干部要变得更加“韧性”,本质上就需要不断“淬火”,只有能扛过形形色色的击打和考验,干部自身才有可能实现进退裕如、从容不迫的“韧性自由”。要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乐观,在思想上正视困难,翻过畏难怯场的“山”。困难是压力是挑战,但也蕴藏着机遇,克服困难也就意味着抓住了机遇、赢得了先机。在面对看似“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工作任务时,年轻干部要抓紧学习充盈自己的知识体系,善于思考提高工作能力,学思结合深究问题原因,谋求解决之法。学会变压力为动力、化不利为有利、转被动为主动才能从容面对困难,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景象;要以“狭路相逢勇者胜,越是艰难越向前”的勇气,在行动上战胜困难,越过推诿懈怠的“川”。温室里很难长出参天大树。工作不可能都是一帆风顺的,总要去面对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甚至是来自他人的非难和责怪。但是年轻干部要努力调整心态,在面对急难险重的工作时不应将自己“特殊化”,用“还年轻”“刚入职”来做躲事避事的“挡箭牌”。要主动躬身入局,挑起担子、担起责任,主动承担工作、才能做好工作。同时要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正确看待别人的批评,助力自身成长;要以“马有劲蹄驰千里,鸟有健翅飞云端”健硕,在身体上征服困难,跨过力不从心的“壑”。体不坚实,见兵畏之,何以担责致远。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年轻干部的成长是一个积累、沉淀、历练的过程,是一条漫长而又荆棘丛生的路。要想一路披荆斩棘,就要加强对自身身体健康的关注,工作之余积极运动,摆脱不良熬夜习惯,学会舒缓工作压力,放下精神包袱轻装上阵,以更加强健的身体素质、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去面对更多攻坚任务。这既是对事业的负责,也是对家庭的负责,更是对自己人生的负责。(赵白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