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冬季,哈尔滨火啦!哈尔滨不仅在国内成为当之无愧的顶流top1,此外哈尔滨的这股风也是吹到了国外,在国外频频登上热搜,更是成为国际社交媒体的新晋热门话题。到底是什么魅力能让这座“冰城”如此火爆?
城市底蕴是获得“流量”的敲门砖。在当下这个互联网时代,每座旅游城市都有“火”的机会,但这个机会也是需要自身有着过硬的打铁真本领。作为“东方小巴黎”的哈尔滨拥有众多充满异国情调的风景和建筑,如圣索菲亚大教堂、中央大街等,火爆全国的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已经在哈尔滨沉淀了有40年。“一夜爆红”的背后是哈尔滨政府多年来对当地特色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正是靠着这份“独家风味”让哈尔滨获得了这宝贵的“出道”名额。
“贴心”是趁“火”追击的必杀技。时来易失,赴机在速,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接下这破天的富贵,巨大流量的背后也有着难以言喻的压力,任何过错都有可能被无限放大。在这场冰雪狂欢的前期也出现过“退票”风波,一度让广大游客打起了退堂鼓,但哈尔滨政府没有去强调游客方的过错而是积极主动地去满足去满足游客的需求,用一封“道歉信”和实际行动展示哈尔滨的热情与负责。哈尔滨靠着全方位几乎不计成本地对游客好迅速成为网络传播的热点。路边建温暖驿站、中央大街台阶铺地毯、整修公共交通设施这些游客提出去的小建议,哈尔滨都给满足并且积极解决,以至于被戏称为“讨好型市格”。虽然哈尔滨市民打趣说“独在故乡为异客”,但也积极根据南方习惯的推出冻梨摆盘、萝卜切片、甜豆腐脑等美食,又或是组建爱心车队等自发行为来招待“南方小土豆”。
上到政府,下到群众的贴心“宠粉”行为让大家感受到这座铁汉城市的柔情似水,将这场冰雪狂欢推向又一个高潮,真正把“流量”变成“留量”。(叶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