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新时代新征程,作为青年一代,更应该用行动去践行“三个务必”要求,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不做坐而论道的清谈客,当攻坚克难的奋斗者、不当怕见风雨的泥菩萨,用青春奋力谱写新时代青春华章。
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争当新时代的坚定者。“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中国历史上,多少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为中国革命奋斗终身。面对国民党不择手段的威逼利诱,方志敏写下“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在生死抉择上,他用慷慨就义来体现坚定的信仰。“时代楷模”“七一勋章”获得者孙景坤,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和平年代甘于默默无闻,复员后主动放弃留在城市的机会,毅然回乡务农,他将过往的战绩尘封,甘守清贫、埋头苦干、造福桑梓。新时代青年干部,要坚定初心使命,强化责任担当,涵养良好风气,厚植家国情怀,将小我的发展目标融入国家发展的目标之中,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争当新时代的奋进者。“幸福源自奋斗、成功在于奉献、平凡造就伟大。”回望历史,一个个为新中国取得伟大胜利的奋斗者、奉献者 ,他们信念坚定、砥砺前行,为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在自己的岗位上艰苦奋斗、默默奉献。隐姓埋名60年的张富清,“一日从军,军魂入骨”,战场上他不畏生死,岗位上他默默无闻,秉持初心、坚定信仰,为党和国家的事业作出贡献。“你问我为什么回到乡村来,因为有些事情,总得有人去做。”本可以留在大城市的黄文秀,却毅然回到家乡扎根奉献,她是一束光,照亮了百泥村的扶贫之路,在贫瘠的土地上,绽放出了绚丽之花。“有些人从山里走了,就不再回来,你从城里回来,却再没有离开。”在脱贫攻坚这场伟大的战役中,有很多像黄文秀一样的扶贫干部一心为民,甚至不惜付出生命。作为青年干部,要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既要怀抱梦想,又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用行动浇灌梦想,用实干谱写青春华章。
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争当新时代的搏击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敢于斗争是我们党的鲜明品格。”斗争精神是中华民族和共产党人敢于斗争的风骨气节、操守胆魄。从战火纷飞的革命时期,到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新时代,锻造了一代代共产党人敢于拼搏、善于斗争的品质。缉毒英雄蔡晓东誓死守护无毒净土,面对毒贩的枪林弹雨、亡命飙车,蔡晓东殊死搏斗,用鲜血和生命践行了“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总要求。作为青年干部,要敢于走出“舒适区”,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争当敢于动真碰硬的“困难解决者”,坚决克服“好人主义”倾向,敢于同歪风邪气作斗争,带头闯责任关、利益关、面子关,做到矛盾面前不绕道、困难面前不退缩、问题面前不回避,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坚决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袭,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镇雄县总工会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