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基层”是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形成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为民服务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践行“四下基层”优良传统,深入“田间地头”、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探索基层之路,助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地生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直接关乎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稳定,而基层是党的思想传递和政策执行的重要阵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意义重大,能够增强基层干部和群众的思想认同,推动国家发展进程。广大党员干部要学习廖俊波同志的优秀品质,学习其“能到现场,就不在会场”的工作理念,通过多种途径,如公众号、宣传展览、教育培训等,用“俗言”“俗语”向群众普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知识,增强他们对党中央决策的认同和支持。要成立“接地气”的宣讲队伍,助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真正落地生根,为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做出更大的贡献。
调查研究近距离,探寻基层的真实面貌。基层是我们生活中最亲近的地方,是我们了解社会现实和民生状况的重要窗口。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可以“身临其境”了解到基层群众的真实需求和问题所在。只有深入了解基层的实际情况,我们才能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政策,在解决实际问题方面更有力度。调研基层,就是紧跟人民、为民请命、为民解困,帮助党和政府了解民生状况、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只有真正站在群众的角度,听取他们的声音,我们才能更好地为他们提供服务、解决疑惑。
构建信访沟通桥梁,服务群众百姓。在中国这样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国家中,基层信访接待承载着各级政府与群众之间的沟通桥梁的角色。积极开展在线信访接待,通过网络平台接受信访,实现多种方式接待,做群众的“贴心人”和“代言人”。建立问题线索共享机制,加强政府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互通,提高信访问题的处理效率。通过设立信访接待日、举办听证会等形式,为群众提供参与决策的机会和平台,让他们的声音充分被听到。广大党员干部要积极倾听并处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问题前不回避,矛盾前不退缩,打通信访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现场办公下基层,满意度“双提升”。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现场办公在基层工作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现场办公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增强了对基层实际情况的了解,为基层工作带来了创新和变革。通过亲身参与基层工作,领导干部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工作的难点和问题所在。与基层工作人员面对面交流,实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需、我有所帮”。现场办公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将办公环境搬到基层现场,为民服务零距离,及时解决问题。实时互动和各方面资源的共享,使得工作能够更加高效、快速地进行,推动工作的进展,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守者,我们应该紧密联系人民群众,关注基层,真正走进人民的生活,为他们提供帮助和支持,而这正是我们认真践行“四下基层”优良传统的方式。(曾小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