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解决好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基层党组织要夯实“主心骨”作用,打造以产业聚才、以人才聚才的“强磁场”,在高质量发展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擘画“引才聚才”战略布局,打好“聚势谋远牌”。党的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加强基层党建工作要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充盈乡村人才“蓄水池”,优化健全村级组织后备人才库,破除资历“隐形台阶”,让善作善为,敢作敢当的青年人主动参与、乐于参与家乡建设,为乡村发展贡献青春活力,让古镇古村焕活属于新时代的精彩生机。做人才工作的“有心人”,热于向年少有为的青年才俊抛出“橄榄枝”,全方面打造“乡情港湾”,让在外奋斗的游子心系桑梓,反哺家乡。创效基层特色汇聚人才“新动能”,强抓乡村文旅发展新机遇,培育壮大“党建+”特色新业态,通过能人引领、强村带动,激发乡土致富能手的投资创业热情。
成就“金牌名片”创业热土,打好“相辅相成牌”。因地制宜,基层党组织大力挖掘适宜本地沃土的创业良田,发挥“引进来”的人才作用,优化乡村环境提质美丽经济,开辟“走出去”的致富自信,锻造产业链条构筑集聚高低。充分发挥好乡土人才“带领技艺传承、带强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的示范作用,搭建“乡创基地”载体激发动能,保障乡创人才资金补贴、培训补助、活动服务等扶持政策扎实落地,大力吸引有志青年就地落户。发挥优势产业品牌效应,竭力拓展“共富工坊”版图,借力文创“IP魔法”赋能乡创时代,不断完善共富机制架构,优化共富产品包装设计,充分激活农村共富内生动力。加快构建本地高职技校、高等院校校地战略合作,促成“青年+乡村”特色服务发展模式,共同助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夯实“三位一体”英才服务,打好“浓情蜜意牌”。培养人才、留住人才才是重视人才的最佳表现。持续开展领导上讲台、专家人才下基层、实用人才现身说等活动,抓好本土人才培养跟踪指导,为乡创青年提供优质技能培训平台,为“家门口”就业提供坚实技能基础。大力促成“青年建言乡村·青年建功乡村”工作机制,让青年参与乡村一线重大项目,充分发挥“青年智囊团”的力量。实时跟踪掌握本地企业发展动态需求,开展“定向式”输送培养计划,打造实习基地,实现毕业生与企业的“双向奔赴”。建设人才驿站、青年之家等服务阵地,全面落实人才专项服务,不断增强人才归属感。(徐沛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