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1月5日由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出版的《习近平关于中国式现代化论述摘编》中强调,实践证明,中国式现代化走得通、行得稳,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正在各基层党组织开展,调查研究不仅主题教育的亮点,也是重要优势。广大党员干部要利用好中国式现代化,发挥主题教育的优势,以“躬身笃行”的态度、“有的放矢”的策略、“立竿见影”的功效下到基层,做好调查研究,将群众的问题集中解决,保证问题全面分析解决到位。清查难题、捅破堵处,将群众民意摸清,解决好实际问题。
以“躬身笃行”的态度,深入基层,保证问题了解“透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多到分管领域的基层一线去,多到困难多、群众意见集中、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去,体察实情、解剖麻雀,全面掌握情况,做到心中有数。”第二批主题教育作为第一批主题教育的接力棒,要做好传承和接替,将调查之风延续,延续到基层中去,坚持问题的导向指引,积极发现问题所在。广大党员干部要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要做到调查“范围广、覆盖全、维度宽、深度大”,做到“四维立体”,将调查深入到基层,要离开大院走下乡,全面掌握基层情况,眼睛向下、头向下,仔细倾听群众的问题和需求,了解清楚真实情况,将问题留在基层、解决在基层。
以“有的放矢”的策略,探寻民意,保证问题分析“到位”。“亲身下河知深浅,亲口尝梨知酸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重视调查研究,坚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了解基层群众所思、所想、所盼,使改革更接地气。”主题教育的实行需要群众的“一言一行”,需要深入分析到群众的需求和问题所在,发挥本次主题教育的特色亮点和重点的调查研究。广大党员干部要在下基层调查研究时,不能只求“效率”和“速度”,不能只捡“软骨头”来啃,要根据前期调查研究掌握的信息,针对性的“对症下药”,将办法“有的放矢”,要牢牢坚持边调查、边梳理、边分析、边出策,总结好经验,从而提高效率,在调查过程中努力敲打“硬骨头”,将群众的需求解决,最终实现利用群众的办法解决群众的问题。
以“立竿见影”的功效,改善民生,保证问题解决“彻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衡量调查研究搞得好不好,不是看调查研究的规模有多大、时间有多长,也不是光看调研报告写得怎么样,关键要看调查研究的实效,看调研成果的运用,看能不能把问题解决好。”调查研究不是纸上谈兵也不是几份报告,而是要利用主题教育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看到群众的实际问题有没有被解决。广大党员干部要找到问题整改的“落脚点”,根据主题教育和调查研究的机制和方案,制定详细方案,找准路线,明确好问题整改的责任人和责任单位,要做到“治标也治本”,不做“表面功夫”,将“烂在肚里的蛔虫”一一打孔挖出,治好“内伤”,将长期问题一一解决,让群众真实收获幸福感。(刘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