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健康码遍布全国各地,其作用是通过健康码颜色,快速识别一个人是否途经疫情比较严重地区,是否直接或间接接触过感染患者,再通过大数据分析,可直接锁定并找到可能被感染人群。在商场购物、交通出行、排队就医等领域提供了方便,减少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然好事多磨,今年5月以来,少数群众反映,某些小地方银行、商场、楼盘等均出现一些违法乱纪现象。乱赋健康码,违规给群众“涂改颜色”,通过不正当手段使健康码变色,限制群众居民在其他领域正常权利,制造冲突、激化矛盾,引发舆论哗然,群情激愤。此等是非不分的阳谋,恶劣至极,需下大力气严厉整治。
出台制度规定,严惩乱赋红码行为。健康码是防疫专用,不能另作他途,要严厉打击“健康码”夹带私货、肆意报复他人行为,对恶意“赋红码”企业和个人坚决打击,加大惩罚成本,警示他人切勿借机发难,乘势发财。一旦发现肆意造假,乱赋红码行为,不讲情面,一律严惩,以此强硬手段增强社会面震慑作用,维护社会公平,增强公信力。
守住设计初衷,不越疫情防控红线。公民让渡隐私权,配合防疫,是期待早日取得抗疫胜利,健康码使用者和管理者要坚持初心,守住道德底线,不能让群众担心又寒心,不乱赋红码。法治时代,不可自行其是,必须葆有法治意识,守住清晰边界,稳住抗疫大局,全民守法,共同抗疫。
强化技术升级,让不轨者无缝可钻。健康码的定位,只能是中立的、专业的、唯一的,在任何时候,都不该被人为扭曲成“电子路障”“电子枷锁”“电子围栏”。加强健康码研发升级,提升健康码颜色更改技术难度,一码归一码,捍卫健康码专属、专用、专业权益,捍卫健康码权威性与民意认受基础。
健康码滥用,肆意添油加料,增改本色,到底是个别人暗中勾兑,还是有组织的“协调安排”?小小“健康码”,既有多头管理的行政归口部门,也有市场化的技术服务供应商,任何一个环节失守,都可能影响健康码的准确公正,唯有一查到底、问责到人,方可平息质疑、重构互信。同时也要吸取教训、查漏补缺,推动“赋码权”集中化、上收化、专业化,进一步强化由“数据”和“算法”主导的机器赋码,对人为赋码、手动赋码操作统一留痕、交叉复核,强化源头管理,软硬皆施,方能平“红码”之乱。(贵州省锦屏县河口乡人民政府 龙小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