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沈飞“罗阳青年突击队”的队员们回信,勉励他们学习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建设航空强国积极贡献力量。他们以罗阳同志为榜样,扎根航空装备研制一线,在急难险重任务中携手拼搏奉献,让青春在建设航空强国的火热实践中绽放光芒。青春的号角已经吹响,奋进新征程青年们理应一马当先。新时代广大青年要读懂“逐梦苍穹”背后的“精神密码”,争做有理想、敢担当、善协作、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上贡献青春力量。
解锁初心密码,砥砺“一寸丹心图报国”的忠诚之志。罗阳作为中航工业沈飞发展的“掌舵人”,用毕生的理想信念躬身践行“航空报国、强军富民”,始终坚定地站在党和国家利益的高度,以赤子情怀带领中航工业沈飞不断迈上科学发展的新台阶。从“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夏明翰,到“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的焦裕禄,再到“绿了荒山白了头”的杨善守……爱国主义始终是永不褪色的精神力量,激励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在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历史洪流中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青春乐章。新时代青年必须要弘扬航空报国精神,跟随时代发展的步伐,葆有一颗“赤子之心”,把强烈的爱党爱国情怀和对事业的无比忠诚落实到行动中。
解锁攻坚密码,汲取“同舟共济扬帆起”的团结之力。“乘众人之智,则无不任也;用众人之力;则无不胜也”。“歼-15”上舰两个月就起飞,西方舰载机从上舰到起飞需要5-8年。罗阳和他的团队创造了奇迹!河南林州人民团结一心,终在绝壁造“天河”;几代塞罕坝建设者攻坚克难,创造了“沙地变林海、荒原成绿洲”的绿色奇迹。团结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也是我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等各个时期取得成功的重要法宝。正是因为团队协作,我国科研团队上可“九天揽月”,下可“蛟龙入海”。走在新的“赶考”路上,广大青年要赓续团队协作精神,不畏艰难险阻,在工作中讲团结、善协作、顾大局、多交流、勤沟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
解锁实干密码,筑牢“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担当之魂。为了让中国的战机能够早日翱翔于天空,罗阳和他的团队在研发现场日夜奋战,在关键冲刺阶段,他们的工作节奏从最初的“711”变成了“720”,每周干7天,几乎每天工作达到20个小时。在沈飞员工的不懈努力下,先后完成航空发动机对接、蒙皮铆钉高修复等任务。他们一心扑在工作上,坐“冷板凳”、啃“硬骨头”,以“钉钉子”的精神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广大青年要主动走出“舒适圈”,拒绝“躺平”,以“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信心、“千磨万击还坚劲”的耐心,在工作岗位上奋发图强,肩负起年轻一代的历史使命,在新的伟大征程上阔步向前。(安徽省潜山市黄泥镇选调生 汪明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