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治 > 网评 > 正文

写好基层减负“后半篇文章”

2022-11-17 09:52:13 | 来源: 中廉在线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脱离实际、脱离群众,捆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手脚,加重基层负担。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深化纠治“四风”,吹响了加快推进作风革命和效能革命的“冲锋号”。基层作为承接顶层设计的“最后一公里”,任务繁多,责任重大,必须写好减负的“后半篇文章”,从而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上“轻装前行”。

写好基层减负“后半篇文章”,必须减少逐级下沉的“压力砝码”。一是要精简发文。一些部门热衷于“文来文往,以布置代替落实”,大事小情总是下发文件通知,上午发文件下午报材料的现象屡见不鲜,很多基层单位收到文件和上报材料“无缝衔接”,这些现象都成为了滋生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的温床。上级单位要树牢“发有效文件”的理念,结合年度中心工作拟定全年发文计划,严控计划外的临时性发文,对未列入年度发文计划的文件,按照“一事一报”原则报批,严把发文质量。文件制发要坚持“短实新”,精简字数,多一些实话真话,少一些空话套话,切忌洋洋洒洒、长篇大论。二是要精简办会。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上级各部门的工作都需要通过会议来安排部署,很多基层领导干部不是在开会,就是在去开会的路上,在这种状态下很难推动工作落实。各有关部门要坚持少开会、开短会、开实会,加强会议统筹,能合并、套开的会议应当合并、套开,并积极探索腾讯会议、钉钉等“云会议”视频会议方式,让领导干部“少跑腿、多干事”。

写好基层减负“后半篇文章”,必须激发人才辈出的“源头活水”。俗话说“能者多劳”,这在很多办公室都是一种常态,有的干部忙得不可开交,而有的干部却是整天优哉游哉。一些基层单位喜欢把工作大量压给手下的“精兵强将”,最终陷入了“越能干越多干”的恶性循环,长期下去不仅会让“能者”不堪重负,其他干部也会开始“消极怠工”。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领导干部不能一味的只在“快马”身上“加鞭”,也要注重在“驽马”身上“加压”,要树牢整体意识和大局观念,最大限度整合人员力量,建立起权责清晰、各司其职、各尽所能的职责运行机制,坚持在各项急难险重工作的第一线考察识别任用干部,树立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鲜明导向,不断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活力。

写好基层减负“后半篇文章”,必须把握督查考核的“圆规戒尺”。“痕迹管理”“材料政绩”的积弊由来已久,很多上级部门的考核标准都是基层单位“痕迹管理”的初衷,各种工作台账、文字材料堆积如山,不仅深受广大干部诟病,也让基层减负成为空谈。上级单位要积极改进督查检查考核和巡察的方式方法,积极倡导“无纸化”考核,台账能在电脑上查阅的尽量在电脑上查阅,同时避免一味地以痕迹材料留存作为督查考核的标准。要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少在会议室听取汇报材料,多去现场一线调研解决实际问题,真正让督查考核发挥应有的作用。(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马关县委组织部 安天洪)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