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2022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延安和河南安阳考察时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而不懈奋斗。”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各地要充分发挥人才的“源头活水”“创新引擎”作用,做好引进人才、育好人才、用好人才上的结合文章,让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
以“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胸怀“纳四海英才”。治国经邦,人才为急。目前,部分基层的人才队伍依旧相对薄弱,工作岗位容量小、工作种类少等成为制约基层人才发展的重要瓶颈。要出台各项人才引进政策、建立在外人才数据库、健全人才管理机制、提供更多岗位增加就业机会,根据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大学生、退役军人等不同类型的人才“量身定制”人才政策,让更多在外的游子们能够看得到乡村未来、看得见乡村生活,让他们能够有想法、有能力、有机会回到家乡,真正的将人才吸引到农村。
以“慧眼识人、人尽其才”的本领“知人善用”。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用好人才,方能凝聚人才、吸引人才,用不好人才,人才可能变成了无用之徒。今年的高校毕业生破千万,但就业方面却很受局限,大量的高学历、专业技术人才无法找到对口工作。要抓住机遇,为愿意回来的人才“因人设岗”,设置“大学生村官”、村级后备干部、见习生等工作岗位为有相关工作需求的人才提供深入了解农村发展的机会,与乡村本土企业合作,鼓励招录本土优秀人才,尊重人才的个性、创造性,对人才予以充分的关心、爱护、信任,为人才营造宽容失败的良好环境,激发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发挥人才在乡村振兴中的关键作用。
以“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的巧思“广其途以储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当前,基层待遇低、事情繁杂、任务重,很多年轻人在基层无法坚持下来。既然将人才引到了乡村,就要想方设法的留住人才、培育人才,不辜负人才对乡村的期待。适时为人才举办经验交流会、技能培训会等,凝聚人才的团结力、战斗力,优先考虑人才的住房、生活需求,为其提供相应的生活环境。完善人才服务乡村激励机制,以农村识才、用才、爱才的良好社会氛围让农村的人才引得来、用得好、留得住,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安徽省潜山市王河镇人民政府 葛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