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治 > 文化 > 正文

端午思“粽”情 让屈原爱国精神薪火相传

2022-05-27 08:47:43 | 来源: 中廉在线

又是一年端午到。包粽子、食包蛋、赛龙舟、浴兰汤、饮雄黄酒……国人以大致相同的方式纪念这个传统节日。对于端午节的起源民间有着不同说法:楚人纪念屈原,越人纪念勾践,吴人纪念伍子胥和曹娥……,最被民间公认的说法是“纪念屈原”。其实端午节纪念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传承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弘扬屈原的爱国精神、爱国情怀。用屈原精神为生民“塑心”,为实践“立行”。

毛泽东主席说:“屈原的名字对我们更为神圣。他不仅是古代的天才歌手,而且是一名伟大的爱国者,无私无畏,勇敢高尚。他的形象保留在每个中国人的脑海里。无论在国内国外,屈原都是一个不朽的形象。我们就是他生命长存的见证人。”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到屈原,赞叹其心忧家国、情牵百姓、勇于探索、清正高洁的人格魅力和思想精髓,并几度引用屈原诗歌中的名句来阐述思想,寄情言志。

人们祭奠屈原,以至形成一个传承久远非常隆重的节日,究其原因,不外是老百姓为屈原爱国的精神所感动,是对这位伟大的爱国者的敬意和追思,更是一种爱国精神的传承。屈原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和他的人格,千百年来感召和哺育着无数中华儿女。

人们喜欢端午节是因为屈原,是屈原使这个传统节日平添了一种中华民族的精神。自国门敞开后,西方节日陆续登陆中国,情人节的玫瑰淹没了端午节的艾草和菖蒲的清香,年年的愚人节都要愚弄中国国民一把,万圣鬼节的“幽灵”跑来中国"招魂",圣诞老人驾着八只鹿拉的雪橇更是耀武扬威的在神州大地顶撞“国粹”。而我们的传统节日在人们生活中被逐渐淡化甚至被蚕食,传统节日所承载的丰富文化意义有许多已经被人们淡忘。一些承载着丰富文化内容的仪式庆典被简化甚至省略,节日食品、器具等的制作有些也已经失传,过节的氛围越来越淡薄,有些节日俨然已经变成了“消费节”、“旅游节”。由于传统教育的缺失,许多孩子对传统节日越来越陌生,许多年轻人分不清楚公历与阴历,只知道国外的圣诞节、情人节,却不知道中国的七夕节、清明节是哪一天;只知道圣诞老人、玫瑰花、巧克力,却不知道春节、端午、中秋节究竟有什么文化内涵。

传承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继承和弘扬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当今时代,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对于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建设,都有着非常积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我们有责任把我们的祖辈传给我们的东西,尽量保存下来,传给我们的后代。我们不能在现代化之后,变成一个赤裸裸的“现代”人,连自己中国人的身份都忘记了。因此,过端午节,我们不能只顾着包粽子、食包蛋、饮雄黄酒,享受“舌尖上的美味”;我们何不摘一把艾叶、唱一曲“橘颂”、吟一首“离骚”;让精神与思想得到升华,让传承与现实产生共鸣,岂不快哉!(明鸣 四川省江油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