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领导成员公务员平时考核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干部考核要把功夫下在平时重要要求的具体措施,是机关党委(党组)加强公务员日常监督管理的重要抓手,也是激励公务员个人成长成才的重要手段。通过近两年实践,笔者认为,做好公务员平时考核应当把握好三个关键。
指标设置要突出科学性。考核是通过指标体系来实现的,考核指标设置是考核工作的核心环节,体现着机关的目标导向和岗位职责定位。《甘肃省公务员平时考核实施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实施办法》)中规定“考核指标应当体现政治性、实效性、差异性和可操作性,原则上由共性、个性和动态指标构成。”由此可见,考核指标的设置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建立“共性+个性+动态”的金字塔形指标体系。以共性指标为“基座”设置基础分项,重点考核各岗位公务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以个性指标为“腰身”设置差异分项,重点考核不同岗位不同职责公务员工作完成情况;以动态指标为“塔尖”设置加减分项,重点考核承担临时性、突发性等专项工作公务员的表现情况。只有建立科学的考核指标体系,才能真正发挥出平时考核的激励导向作用。
程序方法要突出操作性。《实施办法》中规定,公务员平时考核程序一般按照个人小结、审核评鉴和结果反馈三个步骤进行。个人小结的主要目的是让主管领导了解公务员思想状态和工作完成等情况。这一环节,主管领导既是对公务员政治立场、政治素质的考察,也是对公务员思想状况的动态掌握,更是对部署工作的督促指导。审核评鉴环节要综合考虑公务员一贯表现、个人小结、完成指标、干部群众评价以及服务对象意见等情况,将各方面表现予以量化排队,综合研判后客观公正地确定考核等次。结果反馈环节重点要发挥“反馈效应”,通过采取谈心谈话等恰当的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反馈,鼓励先进、鞭策落后,有效地帮助公务员总结实践经验教训,切实起到提高公务员政治素养、能力素质和改进工作作风的作用。个人小结、审核评鉴和结果反馈是一个有机整体,操作上力求简捷、高效。
结果运用要突出实效性。《实施办法》中规定将平时考核结果与年度考核结果挂钩。通过挂钩构建一个贯穿全年的完整的考核体系,让平时考核成为年度考核的日常“传感器”,年度考核以平时考核为基础,解决“平时不算账、年底凭印象”的问题,也使年度考核结果更加科学准确。平时考核结果运用既要体现对公务员个人的运用,也要体现对机关集体的运用。对于个人的运用,一方面通过发挥结果“反馈效应”实现,另一方面通过对平时考核结果的量化权重影响年度考核结果来实现,“软”“硬”结合用足用活平时考核效能。对于机关的运用,公务员主管部门应根据机关平时考核开展情况和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动态调整年度考核优秀指标,有效激励机关更加科学地开展平时考核,促进高质高效完成工作任务。通过更具实效的结果运用,使平时考核“指挥棒”作用发挥更充分。(陈志峰 甘肃省定西市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