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办印发《关于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意见》指出,巩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成果,要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开空头支票,不增加基层负担,防止“作秀”、“造盆景”,多做为民利民惠民的实绩。广大基层党员干部为民办实事,既要树牢全心全意的宗旨意识,更要涵养“说到做到”的担当底气,以真情实意的服务和真抓实干的落实,矢志不渝践行人民至上的初心使命。
言而有信,方能取信于民。言出必行、重信践诺、说到做到,是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政治品格。回顾百年党史,我们党之所以能赢得广大人民的支持和拥护,根本就在于始终与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以永恒的初心兑现对人民的庄严承诺。“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有的干部面对群众时点头称好、满嘴答应,转身就抛到脑后、“束之高阁”;有的说得多、做得少,看似忙忙碌碌,实则做些表面文章,长此以往就会失信于民,在群众心中蒙尘。党员干部要想做群众的“贴己人”,就要时刻以群众忧为己忧、以群众事为己事,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办实事求是之事,行说到做到之举。
即知即行,方能尽责于民。常言道,“言必信,行必果”。说到做到不是“场面话”,更不是“放空炮”,是党性、是作风、是担当,关键就是要即知即行。事难办、不好办不是借口,碰到政策法规不允许、不能办的事,要及时明确地向群众做好沟通解释,不能答复群众马上就办,却迟迟不见行动、总是“正在处理”。敲钟就要问响。党员干部为民办事,心中要有倒计时,工作要有进度表,不能犯拖延症,催一催、动一动,更不能有逃避心理,让群众“等到黄花菜都凉了”。人无信而不立。要敢于向慵懒散软者亮剑、拿推诿扯皮者开刀,对服务群众敷衍塞责的干部要坚决予以惩处,及时拔除蛀虫、修补龋齿。
办实办好,方能造福于民。说到做到既是一份担当,更是一股底气,有了说到做到的决心,更要有办实办好的能力。中国共产党历来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把为老百姓做了多少好事实事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干部干得怎么样,群众心中的那杆秤自有分量。好事实事不分大小,脱贫攻坚是好事实事,修桥补路也是好事实事,关键是要看能不能出实招、下真功,真正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松劲、解决不彻底不放手、群众不认可不罢休。越是艰难时,越是发力处。无论是应对眼前的疫情防控,还是事关群众福祉的乡村振兴、共同富裕,都要不断强本领固实力抓落实,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气神,向着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奋斗目标稳步迈进。(浙江省天台县委组织部 蒋天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