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1日,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习近平又语重心长地说,年轻干部必须牢记清廉是福、贪欲是祸的道理,经常对照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对照党章党规党纪、对照初心使命,看清一些事情该不该做、能不能干,时刻自重自省,严守纪法规矩。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述抓住了影响干部敬畏心的关键,对于干部特别是中青年干部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中青年干部要警惕“权力幻觉”,破除“成功魔咒”。权力由职位赋予,职位由具体的人承担,如果对权力来源存在错误认识,便会以为权力行使者本人觉得自己“无所不能”。在这种情况下会产生“权利幻觉”,进而弱化敬畏感。没有对权利有清醒的认知,就不能客观的评价自己,以为自己“肯定会成功”、“总是会成功”,导致缺乏必要的危机意识,要知道与“成功”相关的还有“线性思维”,对可能的进退流转、起伏波折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一旦“目的”达不到,就会发生心态和行为变异。
中青年干部要牢记“审慎用权”,防止“胡乱作为”。在权力缺乏足够约束且权力行使人缺乏自制自律意识和能力的情况下,权力就会成为“双刃剑”,可能伤害别人并最终伤害自己。比如,少数干部为了权力,拉帮结派、拉票贿选,最后“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要有正确的权利观与正确的政绩观,中青年干部有“进步空间”,干事创业的愿望可能更强烈,“不作为”的问题会少一点,“乱作为”的问题会多一点。因此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显得尤为重要。敬畏权力,就要敬畏党纪国法、具体规章制度,不仅要知道“能干什么”,还要知道“怎样干”,更要知道“什么不能干”。
中青年干部要强化“廉政意识”,不能“以身试法”。“举头三尺有神明”。对于共产党人来说,“天”就是人民,“神明”就是无处不在的监督。“不畏人知畏己知”。中青年干部应当有强烈的荣辱观,做事应当自律自约,不怕别人知道自己,就怕自己做错事违反自己的准则。“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不是主张宗教“报应论”,而是强调一定行为必然导致一定结果,恶行终将受到制裁。道理人们都懂,可功利主义、投机主义所带来的侥幸心却太难控,以身试法,最终“自食恶果”。因此,不断加强党性锻炼,有助于杜绝侥幸心、增强敬畏心。中青年干部要有廉政意识,敬畏权力、审慎用权,才能走的更稳、更远。(浙江省杭州市建德市三都镇党建办 曾亚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