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重点抓好完善评价制度等基础改革,在人才评价上,要“破四唯”和“立新标”并举,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千秋伟业,人才为先,要科学有效地评价人才,以“四唯”破除“四唯”,攻克职称评审、人才评价“换汤不换药”现象。
在过去,多岗位历练的“万金油”和埋头苦干的“老黄牛”会因为“老四套”的约束而不能被评价,如果难以打破思想上“囚笼”,行动上就会处处受困,特别是一些特殊人才能干事、干成事却倒吃“闭门羹”,极大挫伤人才干事创业的热情。困则思变,所以当以唯实绩、唯能力、唯贡献、唯作为导向扭转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评价机制,要充分发挥人才评价“指挥棒”作用。
破“四唯”并不是推到重来,而是要科学有效设置评价机制,结合特殊人才特殊评,虽有“尺子”衡量长短,但也不能“一把尺子”评到底,一顶“帽子”终身受益,要遵循不同人才的发展趋势,因人设“制”,从专业技术型、综合管理型、理论研究型等职业类型上分开评;也要从职务职级分开评,领导干部评价全面抓工作能力,普通干部评价具体干工作能力;评价方式分开评,平时开展小测评,做到功在日常,年关开展大测评,做到心底有数。
完善人才评价机制,最终就是要树立激励人才创新创造的导向,让人才多出成果、多实现成果转化。破除“四唯”现象,不破则不立,部分地方虽然打着“破立并举”的口号,但在实际评价人才时,依旧守着学历优先,论资排辈的老规矩,缺乏破釜沉舟的魄力授人以“证”,担忧落下把柄,让人诟病。这种做法当然无可厚非,然则造成人才对论文、对学历“蜂拥而至”,严重衍生学术造假,对实际成果却轻视了。(贵州省三穗县文笔街道 杨昌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