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治 > 网评 > 正文

文化交流要“走出去”与“修内功”并重

2022-03-30 15:54:22 | 来源: 中廉在线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曾说:“互相取长补短,用一盏灯点燃另一盏灯。”文化因交流而取长补短,而与时俱进,而活力常新。然而,一方面文化交流不能是镜中花、水中月,需要修内功,夯实本国文化基础;另一方面文化交流也不能孤芳自赏、盲目自大,需要走出去,开展对外文化活动。因此,文化交流必须统筹兼顾“走出去”与“修内功”两方面。

“修内功”和“走出去”犹如文化交流的双翼和双轮。双翼强健,文化交流才能展翅高飞;双轮坚固,文化交流才能飞速前进。只有修好内功,强本固基,加强本国文化建设,才能保障文化交流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只有实施走出去战略,开展对外文化活动,才能通过文化交流传播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软实力。所以,文化交流需要一手抓本国文化建设,一手抓对外文化交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强化国内文化建设,修好内功,是文化交流的基石。伴随综合国力的提升,文化自信的增强,传统文化渐渐受到国人重视,中国人民大学设立国学院,《弟子规》等传统文化日益升温,然而面对洋节日火爆、传统节日冷清,学英语积极、学汉语消极,美国大片观者云集、传统经典读者寥寥的尴尬局面,不得不令人深思,这既不利于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的学习氛围,更有可能在传统文化在西方文明的强势冲击下迷失文化精神。因而,加强传统文化建设需要我们说中国话、写中国字、读中国书、穿中国衣,打赢一场宣传、学习、推广传统文化的人民战争。

文化交流也需要狠抓走出去战略,开展对外文化活动。孔子学院已经成为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和载体,为传播中国文化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缺少专职化人才队伍、文化活动资金不足等问题成为孔子学院发展的瓶颈,不利于持续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改善中国形象。所以,实施走出去战略要以孔子学院为核心,通过增加投入,扩大师资,提高孔子学院的教学质量,编写原汁原味的中国文化教材,让世界了解真实的中国;同时,也可以多多举办中国年、中国节、中国会,通过全方位、立体式开展对外活动,进行文化交流。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在全球化的今天,文化交流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唯有顺应潮流,方能傲视环宇。这就需要坚持文化交流走出去和修内功并重的原则,以文化交流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同心共筑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释放文化交流强大正能量。(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商都县委组织部 范子博)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