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飞人,亚洲之光”。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男子100米半决赛中,苏炳添跑出9秒83,以半决赛第一的成绩闯入决赛并打破亚洲记录,成为中国首位闯入奥运男子百米决赛的运动员。决赛场上,是一排黑人中间唯一的黄种人,他再次打开10秒大关,以9秒98的成绩获得第六名。苏炳添超越伤病和年龄,超越了自己,他奔跑的背后,有强大的祖国。那么,当代年轻人从苏炳添身上学什么?才能不负青春,不负韶华。
青春是勇敢追梦的执著。苏炳添自从练短跑开始,就立下了一个梦想:“成为第一个进入奥运百米决赛的中国人、黄种人、亚洲人。”一想到这个梦想,他又充满了斗志,“无论如何,也要为梦想好好拼一把,不想把遗憾带进棺材里。”要想进入奥运百米决赛,就得拥有跑进10秒内的能力,他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9秒89。通过不断追梦,他在32岁时跑出了9秒83的成绩。其实在我看来,32岁的年龄不是阻碍,没有什么比梦想更加值得追逐。追梦过程,无关年龄。金牌固然是赛场上最圆满的结果,但与年龄赛跑本身就是一种成功。只要有梦,终会成功。无数榜样启示我们,有信念、有梦想、有奋斗、有奉献,才是有意义的人生。奋力拼搏,方能摘取人生的桂冠;敢打敢拼,才能享有成功的荣耀。
青春是坚持不懈的意志。奥运会半决赛前,苏炳添的留影是一个手势,意思是每次进步一点点。他的“进步一点点”是中国人的一大步,也是亚洲人的一大步。但是这“一点点”是突破极限的挑战,是要建立在日复一日的训练与自我突破上。苏炳添说,自己从9.99到9.91(提高0.08秒)用了3年时间。此后,他又为自己制定接下来的0.01秒的目标,“听起来0.01秒很少,但是提高0.01秒要付出很多的努力,我愿意去尝试。”为此,他保持严格的作息和饮食习惯,坚持训练,让自己的身体机能在32岁还保持在巅峰状态,就是为了能不断实现“进步一点点”。作为一个当代年轻人,我想苏炳添之所以能够成功,离不开他坚持不懈的意志,离不开他日复一日的刻苦训练,我们普通人也是一样,无论干任何事情,每天进步一点点,即便只有一点点,但只要能坚持下去,数年如一日,十数年如一日的“进步”,终归能挖掘出自己的潜力,实现更好的自己。
青春是跳出舒适圈的勇气。年过三十,为何苏炳添还能取得这样大的突破?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对技术动作的大胆改革。当人们说“过了27岁,运动员没办法继续突破了”,苏炳添果断调整主力腿、增加步数、改变发力点,冒着极大的风险,将曾经训练的肌肉记忆推倒重来。更科学的训练、更出众的技巧,帮助他最终突破了9秒85这个亚洲人百米极限。他说:“我相信自己,不相信什么极限。”不甘平凡的胆识与魄力,帮助老将重新绽放。那么对于我们当代年轻人来讲,青春就是要勇敢去突破,将无法实现之事付诸实现,正是非凡毅力真正的标志,打破边界,单有冒险品质还不够,尤需蓄积不平凡的坚韧。在人生的边界上敢于突破、奋勇前行,我们才能越过一个又一个“极点”,收获不一样的风景。
梦在前方,路在脚下;未来可期,奋斗以成。高扬奋斗风帆,焕发昂扬斗志,让我们以更加饱满的热情,迎接我们更加美好的明天。(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察右后旗审计局 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