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下,基层减负成为了热议的话题,乡镇干部的工作环境以及工作压力都得到了改善,但依然存在工作任务重,压力大等问题,随着乡村振兴的到来,基层政府又迎来了新的工作任务,只有让乡镇干部得到重视,才能更好的把时间和精力放在为人民办实事、谋幸福中去。
盼为基层减压减负,多些保障关怀。乡镇作为落实各项政策的主阵地,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县直各部门的任务层出不穷,检查考核铺天盖地,花样翻新。乡镇公务员作为各项工作的落实者,在长期的工作环境下培养出“三头六臂”“无所不能”的工作能力。清明假期防火,春节假期防疫,“白+黑”、“5+2”更成为常态。长期的工作压力以及不合理的作息时间,使得干部们普遍存在亚健康等问题,尤其结婚生子后,对于家庭的关怀因路途遥远、工作任务繁重等原因占去了时间,盼望上级能够真正为基层减负,为干部“卸货”,给乡镇干部更多的休息时间,才有更多的精力投身到为群众多办些好事、实事中去。
盼口惠更要实至,多些厚爱优待。乡镇政府普遍存在工作地点偏远,交通不便利,生活环境差的问题,与其他单位工作人员相比,要多出不少交通以及通讯上的开支。环境上的不足更是让一些新入职公务员从上班之初就形成早日调动的念头,不仅不利于年轻干部的培养,对本单位的工作环境也会造成消极影响。期待上级部门正视乡镇的待遇问题,增加相关补贴,为乡镇干部提供良好的的办公、住宿、饮食以及娱乐活动场所,对有能力、有抱负的年轻干部,优先予以重用。
盼弘扬基层正能量,多些关注理解。乡镇政府已从过去的“收粮、牵羊、结扎、扒房”的困境中解脱出来,转型为服务型政府,但现如今,很多民众还将乡镇干部还停留在停留在衣衫不整、说话胡乱的印象中,再加上一些不良媒体的歪曲,往往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乡镇干部的工作责任很大,用群众的话说是“上管天文地理,下管鸡毛蒜皮”,林业、土地、盖房、拆迁、民政...每一项工作都关乎于人民群众最基本的切身利益,乡镇干部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忙工作,但工作方式稍有不慎就会引起与群众的矛盾,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矛盾往往会引起放大,一些群众恶意的批评让一心为民服务的干部寒了心。希望人民群众能够多一点理解和认可;希望上级部门能为乡镇干部“撑腰”,而不是追责;希望有关媒体媒介能够多多宣传基层正能量,得到社会的公认与尊重。
乡镇干部是中国公务员队伍中的一个群体,在构建和谐社会和实现乡村振兴的进程中,乡镇干部正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乡镇干部有其工作的特殊性,无论经历多少困难与委屈,依然默默奉献在基层一线的各个岗位,正在以其对农村对农民对农业的深厚感情而竭力工作。(付阳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卓资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