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治 > 网评 > 正文

乡村振兴关键要打动“人心”

2022-02-20 14:53:33 | 来源: 中廉在线

新时代乡村建设行动,是继脱贫攻坚取得伟大胜利之后又一项旨在造福亿万农民的伟大“民生工程”,是巩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成果、凝聚亿万农民向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宏伟目标奋勇前进的伟大“民心工程”。(2022年1月21日 中国新闻网)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其实质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的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现在脱贫攻坚取得伟大胜利但如何造就新时代农村乡村建设,让每个人民都能有获得感,这已然成为展现在每个共产党员干部的一份考卷

要知道共同富裕,并不是平均主义,大城市尤其先尤其得天独道的优势发展快是必然的,但是小乡村也不能太过落后,不能造成城乡差距扩大,收入差距变大等等问题,笔者认为乡村振兴发展,不仅需要广大党员干部群策群力,更需要各方人才的助力,这关键在于乡村振兴能否打动年轻一辈的“心”。

慧眼识珍宝,用好本土人才。笔者认为要想激发基层人才工作的活力,最重要的选才用才也得接地气,古人尚知处处皆有人才的道理,到如今我们也不能光将目前放在对外招揽人才的方向,也要将目光更多的投放在发现本土“金子”的目标上。必须走出偏见和误区,打破“灯下黑”等用人局面,从思想深处应该认识到本土人才对乡村振兴起到的作用,必须用相关好的制度、政策来打动本土人才的“干事心”。

清风自来,搭好人才平台。现在大城市虽然发展机会多,但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迫于生活的各方压力,很多年轻人将目光都聚焦在自己的家乡上。这样的情况,确实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如何化助力为动力,这需要相关党员干部深入思考。笔者认为,应该搭建好相关平台来聘用人才。如果优秀的人才没有合适的平台来“驰骋”,那么终将让会造成“千里马”蒙尘的局面。必须造好平台,让想干事、能干事的年轻人,更好的容纳在建设乡村的道路上,将他们在外所学习的知识以及阅历变成乡村振兴的“驱动力”。所以必须用心打造这样的平台,让这样的平台打动在外游子的“归心”。

移风易俗,打造美丽乡村。乡村振兴不只是农村环境和村民物质生活的改变,农民的精神生活也要同步丰富起来。党员干部应该充分了解到当地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创新管理方式,设立村规民约,助推移风易俗和乡风文明建设。同时,做好乡风文明的宣传,让更多人群众一起参与到文化振兴的活动中来,培养道德家风,提升乡村文明程度,培育文明道德的乡村之风,让人们彻底从心里改变对农村落后的看法。从而,打动各方人才的“向心”。

有道是你若盛开,清风自来。脱贫摘莫,全面小康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的起点,只有让乡村从内而外的焕发生机,才能打动年轻人的“心”,才能吸引各方人才来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共创人民幸福的新起点。(杨毅辰 河北省怀来县沙城镇党委办公室)

责任编辑:王忠厚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