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治 > 网评 > 正文

年轻干部要深入基层“接地气”

2022-02-14 15:01:10 | 来源: 中廉在线

近期,陈希部长在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上强调要健全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常态化工作机制,教育引导年轻干部成为党和人民忠诚可靠的干部。面对新时代的要求,各级组织部门要加强对年轻干部的管理,要求年轻干部结合本职工作肯下基层、会下基层、常下基层,在学习中逐步提升“七种能力”,将年轻干部培养成能担当重任、可堪大用的人才。

制度约束与思想引领并济,让年轻干部肯下基层。人在事上练,刀在石上磨。基层条件虽然艰苦,但基层也是检验年轻干部的历练场、试金石。年轻干部应摆正自己的心态,多到基层走一走,多和群众聊一聊,把自己摆进去,全面提升能力素质。组织部门要从制度和思想入手,真正做到让年轻干部肯下基层。一方面,要加强对年轻干部的管理,完善年轻干部下基层锻炼的制度,明确年轻干部下基层的时间,要求年轻干部定期向组织汇报基层工作,将基层锻炼情况纳入考核,作为年轻干部提拔的依据。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年轻干部的思想教育,让他们克服浮躁心理,身心下沉,深刻认识到下基层锻炼的重要性,引导年轻干部主动向基层流动,向群众取经。

铺路子与压担子结合,让年轻干部会下基层。年轻干部是树苗,组织部门要做好修剪枝丫的工作,帮助年轻干部茁壮成长,既要铺好路子,也要压实担子,为年轻干部干事创业提供发展平台。在年轻干部“下基层”的考察阶段,要综合经历、专业、性格等多方面因素,结合基层工作的不同属性,做到人岗相适、人事相宜。同时要为年轻干部提供技能培训,通过“线上+线下”教授模式为年轻干部注入工作活力,并根据干部特点为其配备导师,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切实提升年轻干部的业务能力。还要根据工作需要和干部特长将年轻干部安排到复杂的环境中锻炼,让年轻干部在实践中不断坚定信念、磨砺意志、锤炼作风、提升本领。

关心爱护与激励保障兼施,让年轻干部常下基层。要想让年轻干部肯留在基层,常下基层,就要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条件,提高相应待遇,给予足够的关心关怀。为了避免年轻干部“待够时间就考走”“镀金”等现象的发生,组织部门就要加强对年轻干部的动态掌控,多向位于基层一线的干部询问工作开展情况、生活起居等,及时掌握年轻干部在基层工作时的心理,建立定期交流、走访慰问、谈心谈话等制度,解决干部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做好后勤保障,消除他们干事创业的后顾之忧。要健全培养机制,优先提拔成绩突出、表现良好的干部,让年轻干部“有奔头”,激发年轻干部常下基层的热情,让年轻干部形成多了解实际、多询问实情、多掌握实况的工作作风。(青海省天峻县委组织部 李倩)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