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治 > 网评 > 正文

莫让“过完年再说”麻痹了为民意识

2022-02-08 10:07:35 | 来源: 中廉在线

“同志,求求你帮我办了嘛,过了年初三我又要出去打工了,等不到春节收假……”。“现在系统已锁,过了年再说……”近日,笔者到一单位办事,看到一位返乡过年的老百姓正在央求一工作人员给自己办事,可工作人员却不耐烦地在找各种理由拒绝。

年关已将近,可假期未到,有的干部思想上却先“放了假”,“年关综合症”便开始发作。有的“在岗不在状态”,虽然人在单位,心却在外,经常把“过了年再说”挂嘴上,看上去是在干工作,但工作效率、工作标准、工作质量都大打折扣,处于“半休眠”状态。这样的现象难免会造成群众有意见,社会有“议论”。而这种精神“断电”、心思“离线”的工作“亚健康”状态,不仅给前来办事的群众心中添堵,更影响了机关工作作风,给党和政府形象抹了黑。

“过完年再说”是责任意识“退化”的体现。年关各种年终考核检查随之接踵而至,越是“重要时段”“关键时期”越能检验和考验一名干部的事业心、责任感。“在其位、谋其政,任其职、尽其责”,责任体现了一个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是一个人对待工作和任务的态度。责任就是使命、是担当,就要付出、要奉献,就要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履行责任的力度如何、效果如何,体现党的干部的政治品质和政治能力。党的干部要时刻保持责任“在线”、激情“满格”,对组织授予的职能要严格履行,对组织交付的任务要不折不扣完成,真正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保障全年各项工作任务善始善终、善作善成,才能更好地做到让组织放心、让人民满意。

“过完年再说”是服务意识“弱化”的体现。临近年关,部分党员干部往往假期未放,自己先给自己“放假”,不是上午点卯,下午“关门”,就是办公室“灯亮不见人”。为民办实事永远不打烊。“等过年”的同时,群众还在“等办事”,尤其是一些常年在外务工人员趁着过年回家来办事,你却冷脸以对,让其“过完年再说”,这是典型的服务意识“弱化”。“一切为了群众、一切服务群众”是党员干部工作的目的、目标所在,使命任务所在。作为党员干部,越是年关,我们更要坚守岗位,及时纠正不良作风、转变思想观念,不但不能有“提前放假”的思想,还要有为了群众随时“加班”的准备。唯有始终做到为民排忧没有“间歇期”,服务群众没有“休止符”,这样才能将本职工作做好,才能不断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和奋斗激情,为百姓谋利、让群众受益。

“过完年再说”是纪律意识“淡化”的体现。一到年底思想就放松,类似现象之所以被一些人看做“惯例”,与纪律作风有很大关系。铁的纪律是确保各项工作风清气正的关键。党员干部不仅不能让思想“先放假”,更要坚持纪律“不放假”。工作“倒计时”,要把纪律建设贯穿工作始终、生活当中,强化纪律约束和执行,对工作不推不拖、不搪不藏,真正守住纪律“责任田”。作风建设不能有松口气、歇歇脚的念头,为民履职不容许滋生“过完年再说”的懈怠。对工作大打折扣、服务效能低下等问题,要开展日常检查、突击抽查,及时查处不作为、慢作为等问题,严肃制度和纪律,让一些人不敢松懈。党员干部唯有保持一以贯之的责任心,自觉把执政为民的理念贯穿工作始终,时刻做到自省、自律,才能克服“年前综合症”,不被懒政思想麻痹了为民意识。(邱有昆 云南省巧家县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