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的热潮正如火如荼的燃烧,在我们党即将迎来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在全社会开展“四史”学习教育,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从小老师就教导我们,学过的东西要记在心里、刻在脑中,不能像“水过鸭背”,学后没有留下一点痕迹,脑子里仍旧“空空如也”。学习“四史”也是如此,要始终坚持“三心”,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秉持“一枝一叶总关情”的“初衷心”。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初心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既是目标指向,也是思想基础。从南湖红船到八一枪声,从井冈号角到长征壮歌,从抗日烽烟到建国大业,从改革春风到小康蓝图。一路走来,中国共产党秉承一切为了人民的初心使命,筚路蓝缕,砥砺奋进,才能成就党的100年波澜壮阔,100年壮丽辉煌。
恪守“法无授权不可为”的“敬畏心”。敬畏心是安身立命的“护身符”,著名法学家伯尔曼说道:“没有信仰的法律将退化成为僵死的教条”。的确,失去了信仰,失去了敬畏之心,原本有价值的东西也将成为僵死的教条主义。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时刻保持“心有所畏,行有所止”的心态,时刻谨记对历史、对大自然和对岗位的权力保持一颗敬畏之心,才能常除非分之想,常思贪欲之害,警钟长鸣,防微杜渐,自觉做到公正廉洁,秉公办事。
涵养“踏平坎坷成大道”的“进取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古人有云,“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我们党诞生于国家民族存亡、内忧外患之际,从一出生就铭刻着斗争的烙印,一路走来在无数英雄先烈的奋进中,最终取得伟大胜利。正是因为有着这“无穷”的进取心,我们党才能不断在夹缝中求生存,在逆境中谋发展。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主动走出“舒适区”,深入到乡村振兴一线去、到疫情防控一线去、到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中去,放下架子、迈开双腿、趟出路子,真枪真刀磨砺,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真正成为能上能下,敢斗争、善斗争的干部。
学习“四史”,基础在学,根本在悟,关键在做。深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立足百年大党新起点,我们应当保持一颗“滴水之恩,以涌泉相报”的初心,“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进取心,坚定理想信念,怀抱家国情怀,担起时代责任,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书写青春华章。(福建省大田县委组织部办公室 柳招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