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时,特意来到合肥渡江战役纪念馆进行参观,重温那段峥嵘岁月后,他指出:淮海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渡江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任何时候我们都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都不能忘了人民这个根,永远做忠诚的人民服务员。他强调:要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让人们深入理解为什么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吸收中外优秀文化创造的先进文化,代表了中国共产党人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优秀品格,是凝聚国家力量和社会共识的重要精神动力。
怎样贯彻落实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如何让红色文化深入人心、落地生根?从我们所从事的行业及当今社会发展的情况看,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一、要把红色故事引入学校教育
习近平指出:“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就要求我们把下一代教育好、培养好,从学校抓起、从娃娃抓起。”红色故事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涵和重要的育人价值,尤其是能够使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帮助青少年坚定文化自信,促使青少年积极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代青少年生长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物质生活富足、文化生活丰富,他们朝气蓬勃、好学上进、视野宽阔、开放自信,是可爱、可信、可为的一代,党和人民充分信任、寄予厚望。但是,在他们身上也存在着抗压能力差、缺乏吃苦耐劳精神、短缺责任担当意识等问题,我们必须通过挖掘整理、宣传宣讲那些蕴涵着伟大精神的红色故事,以此来教育、引导他们滋养百折不挠、勇于担当等高尚的精神品质。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9月在河南省考察时提出的要求,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把红色资源利用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
二、要用红色资源点亮旅游之路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的保护利用工作,他强调:“革命传统文化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每一个红色旅游景点都是一个常学常新的生动课堂,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智慧和道德滋养”。
红色文化是历史的印证、文明的传承,极具教育和经济等多种价值。各地依托革命遗址、革命事件或革命人物建立起来的红色文化场馆,不仅陈列着一批红色文物、蕴含着一批红色故事、隽刻着一段红色记忆,同时也是传承红色基因、追求理想价值、学习文化知识的重要场所。我们要充分挖掘红色场馆的经济价值,以此带动乡村旅游、扩大观光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乡村振兴。
中华民族的复兴包含着文化的复兴,文化复兴的底气来自红色革命文化的兴起。红色革命遗址、博物馆、纪念馆是传承红色文化的基因库、青少年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建好红色基地,可以有效地实施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红色廉政教育、党史教育,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着力抓好。
三、要用红色精神提升文化的软实力
红色精神是红色文化的核心要素,是在历史演进中积淀而成的。在革命战争年代,党领导人民在艰苦卓越的革命斗争中形成了先驱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老区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一系列各具特色,同时又包含爱国担当和共产主义理想追求的精神家园。这些红色精神激励着千千万万仁人志士克服千难万险、吃尽千辛万苦,最终实现祖国统一、人民安居乐业。红色精神为我们这个时代提供了最好的营养剂、滋养了革命精神的内涵。当前,合肥市正在着力打造创新高地,力图通过创新来带动城市的发展。我们认为,要想实现这个目标,重要的一条就是要传承与弘扬红色精神。这种精神蕴涵着先驱精神。革命先驱们传播马克思主义,率先创造性探索中国救亡的革命道路,不怕牺牲,舍小家顾大家的探索精神也是一种创新,继承红色精神可以为城市持续创新提供精神上的不竭动力。同时,红色精神也包含爱国奉献、求真务实的丰富内涵。合肥市大建设大发展需要拥有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百折不挠的高可品质。弘扬红色精神有利于市民文明素质的提升,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正如邓小平指出的那样:“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如果现在不向全党提出这样的任务,就会误大事,就要负历史的责任。”这一论述,清晰地说明了人的素质(包括文化素质)在国家实力(包括文化国力,即文化软实力)中的重要意义。
四、要让红色话语融入百姓生活
只有让红色话语融入百姓日常生活,才能使红色文化根植民众、深入人心。党提出的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理论联系实际、为人民服务等红色话语,在新时代话语体系中仍然有生动的体现。让红色话语逐渐成为市民的行为准则、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的表达形式,离不开乡土文化这个媒介。积淀深厚的民间文化是开展红色文化传播重要的文化媒介。例如,我们可以在地方戏剧、地方民谣、地方演出中有所表现,让红色歌曲、红色民谣等进社区广场。尤其是红色经典歌曲,有的歌颂革命年代军民鱼水情,有的表现爱国爱家乡家国情怀,有的表现革命纪律、同志友爱,有的激励国人奋起抗争,深受民众喜爱、传唱至今。红色歌曲不仅能够勾起人们缅怀过去的难忘岁月,抒发人们爱党爱国的真挚情感,更能传递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夺取政权的革命进程中形成的包含中华民族独特基因的革命文化,它贯穿于党的诞生、成长、壮大并取得胜利的始终,是一个个地方红色文化绘制成的中华红色文化的锦绣图谱。提升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内涵,拓展红色文化资源的功能空间,是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助力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客观需要,更是营造城市活力的现实需要,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胡翠萍 系安徽省合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胡遵远 系安徽省金寨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主任)